个旧市是红河哈尼州的下辖市,“个旧”是彝语“果作”的音译,意思是种荞子、吃荞饭的地方,这里矿产资源相当丰富,以产锡、铅、锌、铜等矿产而闻名,特别是锡矿石,有多年的开采历史,是世界上最早、我国最大的产锡基地,享有锡都的美誉。
个旧开采锡矿主要集中在老厂、松矿,马鹿塘等地,今天就说说老厂镇,几大矿区中唯一处在个旧城区南部城郊位置,只有不到20公里,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当年繁荣的时候,镇上人口有10多万人,如今没落了,依然没有颓废,荒芜但很整洁。
老厂是相对新厂而言,境内有多种矿产资源,早在几百年前元末明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采矿,是个旧地区最早采矿的矿区,因此而得名老厂,到清朝雍正年间,老厂采矿已初具规模,有“穷走夷方急走厂”的说法,走夷方即走西头,普洱、景洪一带,走厂就是到老厂的意思。
过去的老厂镇,矿产兴旺,富甲一方,能挣钱,能挣大钱,快钱,老话说“个旧钱好挣,一天能找三分银”说的就是这里,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当其它地方工资只有几十百把块钱时候,老厂人均年收入达到两三万,吸引全国各地人才来这里淘金,高峰事情,人口超过10万人。
老厂镇因矿而兴,人流量大,矿区建设也不落后,城镇配套设施齐全,医院,学校,俱乐部一样不少,特别是俱乐部红旗剧场,老厂镇地标性建筑,高大庄严,异常显眼,除此之外就是矿区的家属楼,红砖青瓦,依山而建,密密麻麻布置在老厂镇的山坡上,规模甚大。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因为资源枯竭,城镇被迫转型,老厂镇矿区逐渐走向没落,为了生计,多数工人不得不离开,诺大个城区只有1万多人留守,多数房屋被空置,街上多数店铺关闭,行人又稀少,如果不了解历史,谁也不知老厂镇还有辉煌历史。
老厂镇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像甘肃的玉门市一样,兴旺和没落都与矿产资源息息相关,令人欣慰的是,老厂镇虽然荒芜,却不颓废,留下来的市民并没有失去信心,他们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看不见一丝杂草,清清爽爽,值得尊敬,你说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