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正文
YINHUinMENGZI
「蒙自尼苏小镇南湖荟」
转瞬之间
又到了出门看天气
穿搭靠银器的时节
蒙自的银
最有知名度的
还是坐落在尼苏小镇的
银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其闻名,离不开他的三个名片
银壶
大师
纯手工
其实
它也有很多很好看的银饰品
只是没有被你发现而已
今天,他们将一部分饰品
搬到了南湖荟
你再也不用跑很远
就能选到喜欢的银饰品了
说不定还能遇到大师
为你专属设计哦~
始于经典,不止于复古
-----
很多朋友认识银壶文化有限公司,是因为高大上的银壶,国家级、省级画家、书法家大师的设计,让一把小小的银壶有了文化的灵*。
大家在喜爱银壶的同时,也想入手一些饰品,而银壶文化有限公司正好将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化设计进行折中,使得古今结合的银饰不止于复古,而是变成一股浪潮,深受大家的喜爱。
银壶文化有限公司成功秘诀就是将中国文化、红河州的民族特色融入到银饰设计中,加入流行元素,让银饰变得更加流行,更加百搭,简单一件星型银饰就可以造型出多种多样的穿衣风格。
这些饰品大多以红河州民族元素作为创作发想,与时俱进保留了对少数民族影响最为深远的经典图腾:星、月、箭等,再通过古法高温锻敲制作打造,百搭性的款式设计深受女士喜爱。
大师助阵,核心助阵
-----
赖庆国(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今天,赖庆国大师也来到现场,他说:“我们的银壶之所以独特,是因为通过这些画家、书法家将他们所学融入到创作中,与古老的铸银方式相结合,它就变得很不一样,除了有公益价值,文化价值也比较深远。”
孙振华(中国书法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
孙振华说:“以前在紫陶上画过,与银结缘后,又有新的一种尝试,感觉很不错,让我们的文化也可以更接地气,传播更广。”
几位大师经常与蒙自市银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合作,前段时间推出的全球战“疫”纯银纪念章也是由蒙自市银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金晓弟联袂书画篆刻领域知名学者、留日博士段冰设计,中国书法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孙振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庆国,银饰锻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母炳林共同制作。
//
再道银壶
-----
这些年,蒙自市银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早已抢占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市场,发展了许多外省的经销商,到外地参展,总能成为人最多的一个展区。
蒙自市银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金晓弟说,我们做的银壶有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一把银壶,还蕴藏着许多文化寓意,每件银器都历经万次精敲细锤,手艺赋予了银壶生命力,匠人让艺术传承,那些一笔一划錾出的图腾与故事,让我们得以穿越千年对话远古先民。
你想象一下,坐在家里或者幽静的地方,拿着如此用心打造出来的银壶泡茶,口感柔和温纯,涩减韵长。更何况,喝茶是门一人得幽、二人得趣、三人成品的艺术,作为雅聚场上必不可少的银壶,也成为了历代名人雅士所推崇之。
纯手工制作
///
蒙自市银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一般采用
S足银
纯手工一张打,捶打30多万次
多达60多道工序才可成型
重复是手工艺的基础,手打银壶利用了银的延展性,要无数次敲打和烧灸。一张打不用熔接、灌模,纯粹用敲打来完成制作,每一把都堪称银壶孤品。
一张打工艺壶身无焊接,保持壶形的完整性,壶嘴从壶身延展而出。经过一遍遍塑形调整,不断调整线条,二弯嘴,不滴不漏,出水更顺畅,水线圆润。
首银
次锡
银壶越薄,工艺越难,经匠人反复捶打银片,并淬火软化处理,壶身无焊接。银壶越轻,其价值越高,即轻便,煮水快。在中国,历代均“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以银壶为尊”。
-LOOK
/
/
银壶煮水、泡茶的确有着不可小觑的增色效果,它可使水质柔薄爽滑犹如丝绢,口感喉韵更为细腻甘甜,滑顺饱满,不仅扬香性茶之气,亦可醒普洱、铁观音之味觉,这是其他器皿难以媲美的。
银壶有非常大的魅力,借助于它,我们可以平心境、暖肠胃、舒精气,在悦目的同时也是养了心,养心是养生的重点,这样一件能让美好遇见美好并将之叠加的美物,真是应该欢喜地珍惜。
//
蒙自市银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作者:杨睿、李楷
原标题:《它来了,它来了,它终于来市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