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云南金平边防民警以热血护佑一方乐土
TUhjnbcbe - 2023/7/12 20:03:00
公益中科 http://ask.bdfyy999.com/

「本文来源:人民法治」

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马鞍底乡地处中越边境,东、南、西三面与越南接壤,国境线长达公里。金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马鞍底分站就坐落在金平县马鞍底乡境内。

在这片土地上,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深深扎根于群众,将点滴真情蕴于艰苦而琐碎的工作中;他们默默坚守在边境一线,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他们用热血描绘着一幅又一幅动人心弦的画卷,用行动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就是金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马鞍底分站的民辅警们。

深入一线破解群众切身困扰

改革转隶前,一身戎装的马鞍底站官兵扎根当地,深入一线,甘为群众分忧解难。

年以来,他们充分结合当地的地域特点、民族风情、辖区形态等因素,通过深入驻地走访调研了解实情,听取民众的呼声和诉求,不断致力于改善警民关系。

一次,当一位同志巡街时,看到一位老人身负重载,在雨中蹒跚前行,脚步踉踉跄跄。经询问得知,老人是沙坝村居民,最近想要到越南看望女儿。但由于当地交通不便,想办理通关手续,来回需要多走近10公里的路程,对于年过半百的老人,这自然是一件极为艰辛的事情。得知这一情况后,站长随即请老人上车,并帮他迅速办理了通关手续。巡逻结束后,站长将切实解决群众“办证难、验证难”的问题提上了边检服务工作的日程。

改革转隶前马鞍底分站官兵在一线巡逻

马鞍底分站主要担负对马鞍底地区出入境人员及其行李物品、交通工具、载运货物进行边防检查的职责,对口岸限定区域进行警戒;维护出入境正常秩序,打击边境地区非法走私、非法出入境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

马鞍底分站在地西北街设立了检查室,省级通道一条,检查室距离口岸通道长达5公里,边民出入境需持证到检查室进行验证,之后经口岸通道出行,十分不便。根据形势和勤务设置的要求,马鞍底分站积极推进边检勤务前移工作,加快边防查缉和边防检查正规化。经多方协调,他们成功地在地西北荔枝树设立了执勤点,此举极大改善了边境居民验证不便、边境管控不力等诸多问题。

扶贫帮困化解群众燃眉之急

年4月份,马鞍底边境检查站的官兵在走访中了解到,马鞍底乡敬老院年久失修,老人们使用的小木床大多有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了解到困难后,马鞍底站官兵积极协调争取,为敬老院筹集了价值2万余元的钢丝床16套,切实解决了敬老院老人的住宿和生活问题,化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马鞍底站官兵还时刻不忘辖区孤寡老人。每逢重阳、端午、中秋等佳节,他们都会带上食用油、大米、棉被等生活必需品前往敬老院,义务为敬老院打扫卫生,整理绿化。他们还与敬老院的老人们心贴心地交谈;为敬老院的老人量血压、检查身体;为孤寡老人送药看病……

年以来,马鞍底站官兵先后5次到乡敬老院开展献爱心活动,在当地群众心中牢固树立起了边防警察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

全力以赴护佑万千民众安危

受台风“天鸽”的影响,年8月25日,马鞍底乡片区连降单点暴雨,单日降雨量达多毫米。

8月25日下午,马鞍底乡*府下发了灾害性天气预警通知,要求各村寨做好应急避险工作。26日凌晨,暴雨倾盆,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一时间,金平县马鞍底乡马鞍底村委会、闸门下寨村、石板寨村等纷纷告急!山体滑坡伴随泥石流涌向民房、村道路。7间民房瞬间被掩埋,6人失联,1人不幸遇难。

灾情就是命令。26日凌晨5时许,马鞍底分站赶赴救灾现场的车辆行驶至田棚寨附近路段时,因山体滑坡堵住前路,官兵不得不改为步行前往。雨后的山间大雾四起,道路泥泞,步行了长达两小时后,才最终抵达灾区中心。在灾区现场,民辅警以抢救生命为第一要务。由于山体滑坡阻断道路,大型机械无法进入,官兵就利用手中的铲子、锄头等搜索挖掘可能被泥石流所掩埋的群众,同时拆除危房,组织大量受灾群众转移安置。

年,马鞍底分站官兵与地方*府共同救援受泥石流灾害影响群众

参与救灾的人中有几名老兵即将退伍,但他们在*旅生涯的最后几天依旧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了“人民子弟兵”的光辉形象。

点滴浸润播撒红色文化基因

改革转隶后,金水河站马鞍底分站执勤队*支部始终以推进国门*建工作为切入点,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按照“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基本遵循,围绕群众需求精准发力,深入细致解决群众的真问题、真难题,真正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儿里。

分站执勤队*支部积极联合云南省“规范化建设示范*支部”——马鞍底乡石头寨*支部成立*史播报站,共同选派优秀青年播音员,利用双语(汉语、哈尼族语)早晚定期播报*史知识及红色革命歌曲,将中国共产*创建的历史背景、光辉历程、先进人物事迹等*史故事传遍村寨的每一个角落,传入寻常百姓家,传进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

此外,分站执勤队*支部还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寻红色印迹,听红色故事,学红色历史;通过“移动红讲堂”,让*史学习教育从单位“走出去”,来到驻地*员群众的身边;以“沉浸式”体验,激发*员群众的爱*之情,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改革转隶后马鞍底分站民警向地方群众宣传边境法律知识

当“村村响”定时播报*史时,分站*史讲解员就会走到群众身边,在和他们并肩劳动的过程中共同学习*史知识,并不时地进行沟通交流。村民在家里、田地里都可以听到*的故事、*的声音,极大地调动了民辅警和辖区群众学习*史、尊崇*史的积极性,提升了双方的参与感,无形中拉近了警民关系。

不久前,金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马鞍底分站又有了全新的任务。马鞍底分站位于有“生物多样性宝库”美誉的中国·红河蝴蝶谷一带。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之际,分站的民辅警们又紧锣密鼓地开展起了一系列巡逻行动,积极到边境村寨、学校及旅游景点宣讲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和相关法律,联合护林员、村寨干部及当地居民做守护青山绿水的“生态卫士”,为蝴蝶谷景区的生态环境营造良好基础,为蝴蝶谷的生物多样性保驾护航。

来源:《人民法治》杂志

作者:於建群赵加勇姚鑫豪

为良法善治发声为公平正义张目

为法治中国建言为中华复兴鼎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南金平边防民警以热血护佑一方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