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
环境美
山水美
城市美
乡村美
……
不久前
全省县城特色风貌提升现场会召开
在这个会议上
明确提出云南的县城要建设最美丽县城
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目标?
云南有着多样的民族
云南有着神秘的村落
云南有着惊艳绝美的风景
云南也有风格独树一帜的城市
但云南绝大多数县城
几乎都是同一个面孔
云南的多数县城为什么不够美?
是什么造成了现在县城风貌缺失?
如果说过去经济落后与发展条件不足
的确给县城建设造成了很多限制
如今随着经济稳步发展
问题又在哪里呢?
其实提升县城风貌的工作一直在推进
但多数停留在“穿衣戴帽”的统一规划上
并没有与民族特点、地域特点和环境特点相结合
县城既没有特色
也割裂了曾经的历史文化文脉
云南这些县城就很美
不过我们的县城也并非都是千篇一律
下面要提到的这几个县城
就是找准了特色风貌定位
赋予了一座小城俏皮、灵动的灵*
屏边苗族自治县
“屏边县作为全国5个苗族自治县之一、云南唯一的苗族自治县,苗族风情和青山绿水就是最大资源。”
清水绕城、绿树掩映、苗族图腾醒目……屏边苗族自治县为实现“让森林围城、让清水活城、让苗文化靓城”的目标,提出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平方公里提高到4.3平方公里,推出了以坡屋顶、小青瓦、米*墙、吊脚楼、美人靠、木格窗、苗图腾等苗族文化元素为特征的屏边“苗式建筑风格”体系。
依山就势,合理布局,投资20亿元建设滴水苗城“一府八寨”“一河五景”新城片区;对老城进行城市整理和风貌改造,投资2.4亿元对老城片区实施了50余万平方米的民族风貌街区改造工程。
今年4月1日,省委书记陈豪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调研城乡规划时,对屏边县城建设特色风貌的全域管控、城市特色与环境生态的共融共生给予了充分肯定。
美丽县城既是外在形象的依托,更是县城内在灵*的载体。打造最美丽县城,需找准最美丽县城特色风貌定位,要吃透特色风貌内涵和体系,实现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突出建筑风格色彩和环境绿化美化的统一。
屏边县就是抓住“绿色”和“民族”两个关键元素,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打造了苗族风情浓郁、主题鲜明、个性突出的苗族特色健康旅游小城。
西盟佤族自治县
西盟县则以新县城迁建为契机
通过高水平规划建设
紧紧围绕“佤族”这一民族元素
通过建筑造型优美、民族元素丰富这一方法
建成了一座精致美丽的新县城
沧源佤族自治县
而同为佤族自治县的沧源
通过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并重
以全域景观理念统筹坝区城村建设
山水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协调
县城色彩浓郁
佤族传统民居风格独特
城市特色风貌明显提升
用“基因密码”让云南的县城都美起来
通过屏边、西盟、沧源三个案例
我们可以看到
让一座县城美起来
是有清晰的脉络和门路可以借鉴的
每一座县城都有自身的“基因”
历史文化、建筑街巷、风土人情、地形地貌、山水环境就是县城的“五官”
搞懂了县城的“五官”何以形成
就掌握了如何让县城美起来的“基因密码”
目前,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继出台了《云南省城市特色要素规划编制导则与审查要点》等32项省级规划管理制度文件。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屏边县等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城乡特色风貌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相关法律规定和管理办法,为当地城镇特色化规划建设提供了法治依据。
而在此次全省县城特色风貌提升现场会上,则进一步明确了云南打造最美丽县城的九大举措——
1、编制县城特色风貌规划
2、积极开展城市设计
3、谋划最美丽县城建设项目
4、制定县城风格色彩、绿化水系、山水田园、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规划指南标准体系
5、提升规划设计能力
6、完善审查审批制度
7、健全城市管理执法体制
8、提高管理和决策能力
9、研究出台云南省特色县城指导意见
目前,我省有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共15座,民族自治县29个,还有许多非民族自治地区、历史较短特色不突出的县城,因此要打造出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较强时代特征的县城绝非易事。
因此,我们要分类建设最美丽县城,有的要整体保护,有的要局部保护,有的要全面突出民族元素,有的要挖掘和提升。同时,还应该处理好“内涵”和“外貌”之间的关系。抓住县城文化脉络与人文特征,探索和挖掘县城内在的美感和精髓,坚持内涵提升为本,外貌美化为表,赋予适合各类县城发展的时代特征。尊重县城所处的历史进程和客观规律,制定可操作、可实现的县城特色风貌提升工作方案,切忌好高骛远;要注重城市留白,给后人留出发展余地和发挥的空间。
总的来说
云南的县城要美起来啦
留言写下对家乡的祝福吧!
云报客户端综合
云南日报记者:朱丹
责编:蔡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