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回忆
童声合唱《济公》词:张鸿西曲:金复载指挥:杨进钢琴伴奏:晋亮演唱:上海小荧星合唱团
鞋儿破帽儿破
身上的袈裟破
笑我疯笑我颠
酒肉穿肠过……
——《哪里有不平哪里有我》(电视剧《济公》主题歌)《小号手》《金色的大雁》《哪吒闹海》《三个和尚》《雪孩子》《舒克与贝塔》《济公》《三毛流浪记》……
想到这些经典影视作品,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金复载。金复载,著名作曲家,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剧研究会副会长、文化部精品工程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电影音乐及电视音乐的创作,曾获“上海电影集团卓越贡献奖”“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特别成就奖”“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基金奖’特别奖”。主要作品有《小号手》《金色的大雁》《哪吒闹海》《飞来的仙鹤》《谭嗣同》《小歌星》《落山风》《风雨故园》《最后的贵族》等。金复载创作的影视歌曲,雅俗共赏,意向鲜明,既能与银幕融为一体,又能具有独立性,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成为广为流传的影视金曲。
年,由上海浦东广播电视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我们正青春》栏目邀请金复载教授分享了他的创作生涯和心路历程,勾起很多人的美好回忆。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今年,金复载教授第一本个人音乐作品集集结出版,与乐迷、影迷、电视剧迷们见面,带着一代人的美好回忆,让我们再次走进金复载的音乐世界。
声·留存
《金复载影视歌曲集》
金复载曲
目录
林华教授作为老同学,为本书作序,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吧~
序/林华
拿到这本收录老同学金复载的影视歌曲集时,五十多年前的一幕又重现眼前:那次陈钢先生替我们改题之后,聊起毕业后到什么单位去最好,他毫不犹豫地说,电影厂呀,那里写作机会多,可以得到很大的锻炼啊。结果阿载真如所愿,在这个园地辛勤耕耘,半个多世纪过去,一路走来,硕果累累。
可以说,能够听到自己写的歌,从娃儿到挑夫(现在说来是快递),从时尚的小白领到刻板的老校长,由他们口中无意哼出;听到从打谷场随风摇晃的银幕前到洛杉矶中国影院的豪华大厅里,自己的音乐一次次地响起时,作曲者因自己创作得到广泛认可的幸福感,就这一点而言,恐怕同行们都会羡慕,因为乘着银屏的翅膀的音乐,它的超越时空的影响力,太强大了。因此,电影歌曲也就对我们的社会来说,太重要了。
当然,并不是每个有机会“触电”的作曲者都会拥有这样的影响力。尤其是现在的一些影视片里的歌曲,没品没味,连得“而已”“无非”都能入曲,那当然是不会有什么好韵好律的了。更不必说倒词荒腔,音调嚼蜡,不知所云。有时剧情倒总算是还能看下去的了,忽然歌声一起,要说它是一种折磨,也不为过。因此翻阅着这本《金复载影视歌曲集》的时候,我也就更明白今时出版它的意义了一这不仅是总结这位誉满影坛、乐坛的作曲家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创作成果,而且给当下的影视歌曲创作,也是一种示范:你们看人家,怎就能写得这样既能老少传唱,又不乏清新有趣?!
确实,音乐能写成雅俗共赏,并且在广大的观众听众心目中留下好印象,从此留意起作曲者的姓名,这真非易事。记得毕业不多久偶尔听到一首《滴滴哒的哒》的歌在大街小巷唱响,一打听,果然是他的作品,《小号手》的主题歌。同学多年,这回可让我是真的服了,因为这样生动而有新意的歌曲,我知道自己是写不出的。这首歌有没有费了他很多心思,这倒难说,可是从此之后他的每一部电影里的插曲都会得到红火流传,那就是一种不同凡响的功力证明了。
阿载就这样,从并不起眼的动画片入行,一片一个脚印,渐渐赢得电影界纪录片、故事片编导们的青睐,又让自己的声名在观众心中不断回响,这与他所写的作品特点是分不开的。
金复载的影视歌曲,给人最深的印象是意象鲜明。在这本歌集中人物造型无数,有乞僧(《济公》),有侠客(《侠骨义胆》),有歌女(《阮玲玉》),有游子(《罪孽》),有浪儿(《三毛流浪记》),有艺人(《严凤英》)……但各有各的腔调,生动可感,绝无雷同。我在年一篇纪念电影艺术诞生的论文里,称电影音乐是一种为着眼睛而写的音乐。这些歌曲也印证了这话。片中的音乐补充了戏剧角色的形象,让观众不仅在外表上接受了人物外在的造型,而且也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声音,从而让人物得以立体的树立。
然而这些音乐之所以又能离开银幕而飞翔,是因为它们同时又具有独立性。这不仅是歌曲的体裁样式分明,写作结构完整,更重要的是它整体构成的是一个艺术符号。所谓艺术符号,即不仅是具有特殊性的意象,而且更是具有典型性的形象。例如《飞来的仙鹤》,从钢琴伴奏的织体,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作曲者在刻画仙鹤振翅以及蓝天中的相呼,可是曲中的深情,却又表现了人们思念家乡,思念母亲的爱。又如《小巷》,虽然有着浓郁的评弹风味,但又体现了所有城市青年对自已生于斯、长于斯的市井街巷的情感。
做学生的时候,大家都在探索着自己的语言风格,可直到自己在乐坛上混迹经年也并不能如愿。而最让我们老同学佩服的是金复载的作品就有非常鲜明的风格印记。即以旋律而论吧,他的音调让人感到亲切,但可不是所谓的拿来主义,把民歌改编一下;而韵味的清新,也不是自己生造拼凑一番,妙就妙在雅与俗之间,是与非似之间。例如《雪莲送北京》,他能抓住一个西藏民歌的小小音型,让全曲有了辽阔高原的风情;一听《摇啊摇》的标题,观众或许猜想免不了会出现上海的童谣了,但作曲者给我们的却是旧的风韵,新的音调。在《严凤英》里我们听到的有*梅戏的味道,却找不到它腔调的真凭实据。因此他的歌曲,无论是农村风味,还是城市音调,绝无令人憎恶的模式老调,而是洋溢着清新的韵律。
好的艺术又总是让受众有代入感,我在另一篇论述电影音乐中音画审美关系的论文里又提到,电影音乐又是为心灵宣泄而写的。因为受众的同情心一旦被故事撩起,他们就会要求自己的心灵能够随着人物的命运让情感在歌声中宣泄为快。金复载是很懂审美心理的,总是在恰到火候之处,让人物或画面高歌一段,这无疑也是他成功的秘诀。《红河谷》中的《追忆》,《杨家将》中的《千年悲歌》,都是这方面的范例。
我们这班老同学的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是在周边环境的风云跌宕中度过的,困境和挫折自是不必多言,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各种时尚风格的诱惑呢。然而金复载在这个领域(他还有其他有着卓越成就的活动领域呢)中能够坚持自己的艺术信仰和追求,持之以恒并作出成绩,值得钦佩。
无疑,这本歌集的出版对当今的音乐生活也有重大意义。因为选辑的每一首都是当年十分流行的歌曲,以它的影响而论,它既是我们半个世纪文化生活的见证,也是许多影迷的青春时代的回忆;而就本集中的内容而言,既有独唱,也有合唱,将会为新一代舞台表演者提供丰富的曲目;更何况,对于有志学习写作的学生而言,从和声到织体、从声腔安排到高潮布局,都是值得仔细分析的范例。
是以遵嘱涂序,匆匆不尽所言。
end
《金复载影视歌曲集》五线谱版
作者:金复载
原价:40元
限时特价:32元
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