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蒙自长桥海北岸,这个和谐有爱的秀美彝乡,
TUhjnbcbe - 2021/7/20 21:41:00

雨过铺镇永宁村位于蒙自市长桥海北岸。这里村间道路干净整洁,一排排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房齐整排列,粗壮的漆树以满树的红花装点着整个村庄。在村子广场上,热情的彝家人舞着扇子,唱着小调:“永宁村,是宝地,发展快,有名气,跟*走,志不移,爱国家,爱集体……”这个村子属于彝族支系尼苏人聚居的村落,同时也是彝族传统花灯的发祥地,全村90%以上都是彝族。

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活动

优美整洁的村庄环境

“每年火把节的时候,各村各寨各个民族的人都到我们这里来过节,非常热闹。”村民李炳和告诉记者,这里邻里之间关系和睦,是远近闻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据了解,早在年这里就被评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年又被评为市级“六美乡村”。

这里的美好画卷,只是蒙自全市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小小缩影。

火把节活动

作为红河州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内地市,汉、彝、苗、壮、回等46种民族世居于蒙自。截止年底,全市户籍人口约44.6万人,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常住人口26.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0.3%。

宽敞的广场

蒙自市委、市*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同团结进步工作,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创建工作思路,着力夯实*治、思想、文化、物质、社会、法治六项基础,在*对民族工作全面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8个方面力求形成示范,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等“十一进”活动,推进创建工作全覆盖,开展“六个一”创建提质行动,提高各族群众参与度和创建工作品质,着力构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良好局面——

人民安居乐业

经济大踏步发展。全市通乡公路路面硬化率、村委会(建制村)通畅率、自然村通达率均达%,完成4个贫困乡、45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减贫户人,其中脱贫少数民族人口占比87%。

经济大踏步发展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市86个行*村建有79个标准化卫生室,配备乡村医生名,区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保护。截至目前,先后申报“非遗”项目5项,传承人36人。成功申报了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9个类别的“非遗”保护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现有代表性项目项,传承人人……

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保护

多措并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市各族群众心中深深扎下了根,并开枝散叶,结出累累硕果。

永宁村鱼鳞片吹奏艺人李泰来

“你看,我们村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宽阔的水泥道路通往各家各户,还有崭新的校园和广场……”在永宁村花灯传习馆内,馆长李梅和几位花灯传承人在练习花灯小调的间隙,滔滔不绝向记者谈起村子的变化。

歌以言志,曲由心生。生活的变化,也被她们写进了歌词里:“家园美、世界新,泛亚铁路村边过,高速公路通国门……”“彝家人,最勤奋,地流转,强经济;树村风,扬正气,抓发展,同受益……”

一个个字、一个个音符,不仅道出了永宁村彝家人民的幸福快乐,更映衬出全市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中央周围,向着中国梦奋勇前进的决心。在草坝镇十七村,回族、彝族、苗族、汉族、壮族、布依族6个民族之间亲如兄弟,大家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经济,通过修路、建大棚、建设冷冻库等方式,十七村经济发展迈入了快车道,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彝绣

在西北勒乡,各民族团结互助,坚持“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原则,从石头缝里刨穷根,年被评为“云南省脱贫攻坚奖扶贫先进集体”,年被评为“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蒙自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

西北勒乡群众在采摘苹果胡彦辉摄

放眼蒙自,一幅幅各民族守望相助、和乐共进的美好图景熠熠生辉。“十四五”期间,蒙自市各族群众必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周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向着把我州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目标不懈奋斗。

来源:云南红河发布

编辑:张晓燕

审核:叶晏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蒙自长桥海北岸,这个和谐有爱的秀美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