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乡愁早报——永康人自己的早媒体
在这里遇见每一个值得记录的人
年第70期/总第期
永康父老乡亲,电交五更好!
医院外科主治医生丁孟德,他作为国家第35次南极考察后勤保障队员,从11月2日开始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征,踏上为期天、总航程约3万海里的科考征程。丁孟德成为浙江省第一位作为科考队队员登上南极的医师。南极考察船昨日回上海靠港,丁医生夫人及女儿在现场迎接。(老胡阿秋)
乡愁能量语:新的一年,弗管你趔劳器啦,弗管天气塞样子显,记得带上你自己的阳光!
蓝山咖啡提醒收看
乡愁早报今日导读
四、乡愁早头条
三、胡存杰专栏
二、乡愁搜索区
一、乡愁林校说
一儿桑私,走南闯北,补锅壶喔……
银海浪花
作者:程望槐
今年3月8日晚上,永康市影视办举办第50期影视文化沙龙,召开《影视永康》宣传片发布会暨第二批特约影评员聘任座谈会。会上见到了很多老朋友,结识了新朋友。20多年未看电影的我,不禁想起“银海浪花”那些往事。
年4月6日,市电影公司在红太阳青少年宫召开影评工作暨《银海浪花》复刊座谈会,会议由市电影协会副主席李寿康主持,影评刊物《银海浪花》编辑参加会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加方、市文化局局长陈为民、市文化局副局长徐元祥、市文联主席舒启华、永康报社总编吕子尚应聘担任影评小组顾问并到会指导,市电影协会主席、市电影公司经理徐建平希望大家“看电影破百部,下笔更有神”,市电影协会秘书长、市电影公司经理助理朱幼吾宣读《永康市电影评论小组年活动计划》和影评刊物《银海浪花》编辑分工。
想不到在会上我和杜方剑老师久别重逢了。杜老师是我们永康一中87届文科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在校读书时,有一天,他热情地邀请我去看电影《戊戌六君子》,我受宠若惊,未敢赴约。想不到十年后,我们有幸在一块合作编辑影评刊物《银海浪花》了。
去年,我曾经去市电影公司拜访经理傅高潮,并在办公室应妙燕的帮助下,找到影评刊物《银海浪花》和相关资料。在尘封的资料堆里追寻影评工作者“银海”扬帆的轨迹。
年,成立了永康县影评小组,在普及电影文化、促进电影宣传、提高鉴赏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如在“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影片”展映活动中积极开展影评活动。先后编发《开天辟地》、《焦裕禄》、《天地人心》、《留村察看》、《烛光里的微笑》、《被告山杠爷》等影评专辑。先后多次举办中、小学生影评征文比赛,原影评小组组长林克成经常深入学校辅导师生撰写影评文章。年,金华文化局、金华日报社等单位举办纪念建*70周年献礼影片《开天辟地》影评比赛,朱维安《泱泱领袖志殷殷儿女情—谈开天辟地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的形象塑造》、林克成《领袖·父亲·丈夫—谈开天辟地影片人物刻画》分别荣获二等奖、三等奖。年,影评小组还创办刊物《银海浪花》,主编:李寿康,每年编发6期。年永康县影评小组顾问:胡国钧,组长:林克成,副组长:李寿康,成员:章锦水、李兴旺、徐杲、徐丽康、宣如海、金连升、朱维安、汤金乾、胡双瑰、华小慧、柯高*、骆巧芳。年刊物6期《银海浪花》分别由林克成、徐丽康、朱维安、汤金乾、徐杲、胡双瑰、柯高*编辑,《银海浪花》第一期和第三期编发《烛光里的微笑》影评专辑18篇。《银海浪花》第五期编发《菊豆》影评专辑6篇。对张艺谋导演的《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展开热烈探讨。如林克成《隽永的内涵浓烈的魅力—张艺谋艺术特色小议》、章锦水《菊豆的审美感觉》和《这一课补得好—漫谈秋菊打官司的审美感觉导演思想的“内向转”》、施朝腾《一部血泪史一掬辛酸泪—-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人物心理现象浅析》、柯高*《简洁雄浑苍凉悲壮—浅谈菊豆的电影艺术特色》等等。此外还对《烟雨情》、《鲁冰花》、《独身女人》、《好汉与孬种》、《义胆除魔》等影片进行评论。其中李寿康《拂晓枪声得失谈》被省级刊物《银幕天地》刊用,这是我县影评文章首次在省刊上发表。徐杲《电视剧“主题歌”感言》被《浙江广播电视报》刊用。后来,由于各方面原因,影评小组一度停止活动。
年4月恢复成立永康市影评小组,组长:徐建平,副组长:朱幼吾,成员:林克成、徐杲、施朝腾、杜方剑、徐天送、郭明恩、李寿康、徐丽康、金连升、朱维安、金菊爱、陈爱姝、蒋伟文、胡双瑰、王晓鸣、李建华、王晨霞、蒋佩芳、陈跃月、程望槐、俞怀玉等人。《银海浪花》复刊,主编:朱幼吾。年第一期由我和杜方剑老师编辑,年第三期(可以说是我们当时编的最后一期)由我和杜方剑、胡双瑰编辑,可谓有始有终。其他四期分别由永康报社朱维安和蒋伟文、永康报社胡双瑰和市委宣传部施朝腾、永康报社金菊爱和陈爱姝、市*协徐杲和市司法局蒋佩芳编辑。
《银海浪花》分设影评动态、八面来风、画外音、银苑论丛4个栏目,第一期编发《离开雷锋的日子》、《刘胡兰》、《宋家三姐妹》、《大辫子的诱惑》、《毁灭者》、《生死时速》等影片评论文章11篇。当时由电影公司徐丽康将收集好的稿子交给我,我将编辑初稿托人送交给永一中杜老师审阅。过不多久,带回到我手中时,发现他已细细审读,并用红笔认真修改过了。他还捎来一张便条:“您如发现不当改的错改了,盼来电话指正。”另附言:“打印后由你校对吗?望能过细。”如此一丝不苟、勤勉敬业精神,令人感动。后来,我以《殷殷严师情》为题写了一篇记念杜老师的文章。
《银海浪花》复刊号深受上级领导和广大读者欢迎和好评。市*协主席王洪星为影评刊物《银海浪花》题词“丽州多才子,银海涌浪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加方为影评刊物《银海浪花》题词“百鸟争鸣”,市文化局局长陈为民题词“银屏是集宣传教化娱乐为一身的美丽浪花”,市文联主席舒启华题词“银海浪花,绚丽多彩”,表达了领导对影评小组与《银海浪花》的支持和关爱与期盼。
市电影协会、市电影公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影片观摩和影评座谈会。年6月20日,市电影公司组织影评小组全体成员赴金华观看历史巨片《鸦片战争》。7月4日,市电影公司组织召开《鸦片战争》影评座谈会,市*协主席王洪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新聚及市委宣传部、*史办、文化局、文联、永康报社等部门领导、影评小组成员参加了座谈会。杜方剑老师宝刀未老,铿锵作响,看问题还是那么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看了巨片《鸦片战争》后,他平生第一次学作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战也败和也败“垃圾炮台”打鱼船,人为刀俎我为肉任尸山血海也总是一败再败;下联是:君在哭民在哭东蛰虫蛹井底蛙,人皆明眼我独瞎尽割地赔银焉能不天哭地哭;横批是:史鉴永悬。简洁明炼地道出了清王朝贫弱落后的根源在于闭关锁国。
影评小组成员热心宣传主旋律影片,正如胡双瑰在《明确历史责任不负时代重托》一文所说的“要致力发挥电影教育、宣传、鼓舞的功能,我们这些业余啦啦队将一如既往为主旋律影片摇旗呐喊”。“银苑论丛”栏目先后刊发了陈爱姝《领袖是人不是神---浅谈影片长征毛泽东形象的塑造》、林克成《平易谦逊风范长存—观看周恩来,伟大的朋友有感》、程望槐《肺腑之言传心声—浅析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的人物语言特色》、杜方剑《在对比中凸现战士本色—评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金菊爱《为雷锋精神讨个公道》、胡双瑰《壮歌一曲民族*--红河谷观后感》等影评文章。《银海浪花》第二期、第三期先后专辟《鸦片战争》、《大转折》影评小辑,共编发影评文章20篇。
年11月,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电影公司、总*文化部文化影视局、中国电影报联合举办“热爱祖国”全国群众影评征文比赛,市电影协会、市电影公司组织影评小组选送11篇参赛影评文稿,程望槐《此物无声胜有声—浅谈影片鸦片战争道具设计》、胡双瑰《人物感觉的放大和外化---影片大转折若干镜头语言赏析》、杜方剑《并非掺进的“爱情调料”---谈影片鸦片战争剧情的一条副线》等三篇影评在金华赛区荣获二等奖。在浙江赛区评选中,胡双瑰、程望槐的影评获二等奖,杜方剑的影评获三等奖。此后,在全国赛区评选中,胡双瑰、程望槐的影评获三等奖。在这里要深深感谢杜老师,因为我和胡双瑰的参赛文稿都经过杜老师精心修改的。
影评小组成员对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的影片如《埋伏》、《男婚女嫁》、《有话好好说》等等也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