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我们在享受信息化社会所带来的智能、高效、便捷的同时,也对自身的个人信息安全产生了深深的担忧——个人信息越来越容易被他人所利用,“信息裸奔”让人们成了“透明人”,不仅每天要应对各种骚扰电话,还会担忧自己的财产是否安全。
每天上网的你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吗?今天的金融知识普及课堂华夏银行红河分行带来《个人信息保护》小视频一起来学习!《个人信息保护》01个人信息定义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等。
02个人金融信息定义依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个人金融信息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开展业务或者其他渠道获取、加工和保存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财产信息、账户信息、信用信息、金融交易信息及其他反映特定个人某些情况的信息。
03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范围1、个人身份信息。
包括个人姓名、性别、国籍、民族、身份证件种类号码及有效期限、职业、联系方式、婚姻状况、家庭状况、住所或工作单位地址及照片等。2、个人财产信息。
包括个人收入状况、拥有的不动产状况、拥有的车辆状况、纳税额、公积金缴存金额等。3、个人账户信息。
包括账号、账户开立时间、开户行、账户余额、账户交易情况等。4、个人信用信息。
包括信用卡还款情况、贷款偿还情况以及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反映其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5、个人金融交易信息。
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付结算、理财、保险箱等中间业务过程中获取、保存、留存的个人信息和客户在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发生业务关系时产生的个人信息等。6、衍生信息。
包括个人消费习惯、投资意愿等对原始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所形成的反映特定个人某些情况的信息。7、在与个人建立业务关系过程中获取、保存的其他个人信息。
★个人金融信息是金融机构日常业务工作中积累的一项重要基础数据,也是金融机构客户个人隐私的重要内容。如何收集、使用、对外提供个人金融信息,既涉及到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的正常开展,也涉及客户信息、个人隐私的保护。
★如果出现与个人金融信息有关的不当行为,不但会直接侵害客户的合法权益,也会增加金融机构的相关风险。
04个人金融信息泄露渠道列举1.随意填写个人资料
如街头填问卷送小礼品、网上填问卷送礼品、注册即送大礼、填写详细资料赢抽奖机会等,参与这些小活动均有可能泄露个人金融信息。
2.随手在网上晒个人信息。
一个带有定位的晒图可能会暴露家庭地址、工作地址、孩子学校地址,一个聊天截图可能会暴露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