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致富经生态与经济共赢红河ldqu
TUhjnbcbe - 2021/2/21 2:46:00

红河红米,如今是云南人家乃至中国人家餐桌上的“明星产品”。这粒粒红米的背后,是来自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的勤劳与汗水,更是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与红河县人民*府一同为当地脱贫攻坚打造的“致富米”。

什么样的米才叫红河红米?

红米成了“致富米”

作为哈尼梯田特色农产品的梯田红米,具有年以上的种植历史,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农作物。红河县乐育镇尼美梯田一直采用原生态的耕种方式,当地始终保持着“森林、村庄、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为梯田红米种植创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梯田红米种植施用农家肥,引用山泉水灌溉,需要多天的超长生长期,一年一季,适合在米海拔以上种植,基因稳定、不退化,保持了多年历史传承的独特品种。

由于只适应高海拔地区气候种植,对水质要求较高,当地农民号称“冷水谷”,属于原生态,有机食物,口感好,具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其中,更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人体所不能合成的八种氨基酸中,哈尼梯田红米就含有7种。

但由于常年交通和信息滞后,导致农民收入较低,红米价值并未真正得以发掘。梯田放荒外出务工等问题突出。

有世界遗产,更有特色农产

梯田景观

年,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县乐育镇尼美梯田景区正是这一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梯田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热点,乐育镇尼美村围绕旅游经济开发带动扶贫思路,邀约社会各界人士为破解梯田保护难题出谋划策,着眼于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立足实际提出了“房入会、田入股、文化入景、农特产品入市”的旅游扶贫工作思路,加大对哈尼梯田的保护、利用、开发。

年10月,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红河县人民*府和中国扶贫基金会三方战略合作机制下,以红河县梯田红米为载体,构建多层面建立沟通机制,支持梯田红米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走出大山、打造互联网领域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并传递当地自然、人文及贫困群体特质,开展“传承梯田文化·保护大地母亲”主题活动推广营销。

其后,以“兴农有善稻”为营销主题,构建专业化宣传平台。先后有50余家媒体报道,全网传播量达1.03亿人次,视频播放量多万。“依托优质互联网平台、电商渠道,以全渠道策略为原则,整合“传统主流B2C平台+新兴内容电商平台+社群电商平台”等渠道资源,线上线下向全国推广红河梯田红米,塑造区域公共品牌。从中以“事件营销+跨界整合+线下推广”为一体的“海陆空”组合策略,向全国推广红河梯田红米,塑造区域公共品牌。

红米走向市场,农户迈向致富

在红米产业供应渠道上,针对农户、合作社欠缺加工、包装、销售经验的情况,采用“地方采收加工+成都中转包装+第三方物流配送”的方式,为农户解决生产销售难题。目前,中国扶贫基金会同合作社围绕采收、晾晒加工标准对社员农户进行专题培训,同时构建成熟物流中转,让产品及时送达。此外,至年,兵器工业集团持续投入万元开展电商扶贫项目,用于完善电商合作社核心管理团队的培养与建设,支持哈尼梯田红米产业体系性提升、带动农户脱贫增收,并联合探索多方主体共同实践“互联网+扶贫”示范县的合作模式,现各项工作稳定开展。

在田园信息化管理上,为了提高科学管理梯田水平,乐肓镇尼美村建立了农业种植监控区,引进农业信息化管理设备“智慧农业云平台”,为田园构建防治病虫害的标准化管理。同时让消费者还能通过移动终端通信设备APP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农业生产现场和品控溯源全过程。

CCTV12现场直播梯田红米丰收

电商扶贫项目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扶贫基金会以及红河县委、县*府的大力支持下,优先探索“*建+电商+脱贫攻坚”模式,项目基地从年的1个合作社户(其中建档贫困户78户)增加到了年的13个合作社8户(其中建档贫困户户),并成立联合社,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品控流程、统一对接市场,形成了撒玛坝万亩梯田和尼美梯田两大梯田近0亩的红米核心示范基地。

截至年10月,梯田红米共采收红米稻谷60万多斤,采收价格从年的1.3元每斤增加到了年的2.5元一斤,实现梯田红米销售收入近万元,总计帮助社员增收38万多元。通过稻谷销售溢价、二次返利和股金分红等多种形式,帮助联合社旗下8户社员户均增收超过0元,既持续稳定增加了贫困户的直接经济收入,又有效保护和恢复梯田生态,同时吸引了大量的壮年劳力回家创业致富,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

往期推荐

云南扶贫赵家琦

责任编辑:翟芯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致富经生态与经济共赢红河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