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新闻亲自下社区进学校,对口支援云南
TUhjnbcbe - 2021/1/1 17:26:00

刘小晴工作室落户徐汇

亲自下社区、进学校

对口支援云南红河

刘小晴工作室落户徐汇接地气讲正气

今天上午,海上书法大家刘小晴书法工作室揭牌暨刘小晴艺术基金启动仪式在秋海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刘小晴老师一生坚持“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艺术追求,是“人民艺术家”的典型代表。现场的所有活动都接地气、讲正气——刘小晴老师不仅设立街道社区和学校的工作点,还拿出万元,对口支援云南红河的书画教育和帮困助学。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徐汇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晓慧共同为刘小晴书法工作室揭牌。

在上海书法界,刘小晴老师是公认的“字好,学问好,人品好”。刘小晴老师一直表示,成立工作室不求虚名,要多做实事。刘小晴书法工作室分别设立了天平街道教育基地、凌云社区基地,作为刘小晴书法工作室扎根徐汇、服务街道的基层基地。刘小晴老师几十年如一日从事基层书法教育工作。今后,年近八旬的书法大家刘小晴将像一名普通的社区老师一样,前往两个基地零距离指导那里喜爱书法的居民、学生。同时,刘小晴先生一直心系母校徐汇区高安路一小。活动现场,高一小为刘老师颁发了“高一小秋海堂书画社”名家导师聘书。今后,刘老师将前往高一小,亲自指导小朋友的书法学习。

今天,在工作室成立的同时,刘小晴艺术基金同时启动。刘老师个人捐资万元,用于扶贫帮困,支持有困难的艺术家,培养书法人才。刘小晴艺术基金启动的第一个项目很具特殊意义!根据文化旅游部、中央文明办开展“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的要求,以及国务院扶贫办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相关要求,由上海秋海堂文化艺术中心发起,徐汇区文化局牵线,搭建刘小晴艺术基金与云南省红河州文体局文化项目合作平台,刘小晴先生将为云南红河州四个结对县(元阳县、石屏县、屏边县、泸西县)书画教育捐赠及帮困助学人民币万元!明天春天,艺术大家刘小晴先生将亲自奔赴云南红河州,前往最偏僻的山区学校,指导当地青少年的书画学习,并扶贫帮困。

徐汇区委宣传部、文化局对书法大家刘小晴书法工作室的落户非常重视,并给予了关心支持。今后,徐汇区文化主管单位将积极对接秋海堂入驻的刘小晴书法工作室,珍惜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家的宝贵资源,为刘小晴老师“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艺术愿望搭建好平台,为徐汇区打造上海文化品牌在书法艺术领域树立标杆。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在发言中表示,刘小晴老师作为上海书法家的优秀代表,有三个突出成就:

一是刘小晴老师的楷书成就。刘小晴老师的楷书成就,不仅局限在上海,而是在于整个中国书坛,尤其是刘小晴老师的小楷;

二是刘小晴老师的理论成就。刘小晴老师著作等身,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书法理论大家;

三是刘小晴老师的教育成就。刘小晴老师是老一代上海书法家中投入教育时间最多、培养学生最多的书法大家之一。我想告诉大家,我本人多年来就一直受教于刘老师。

除了上述三方面的突出成就外,丁申阳还特地指出,刘小晴老师在书法界被公认为“字好、学问好、人品好”,是所有书法工作者学习的模范和榜样。

秋海堂文化中心主任徐宏斌发言,对刘小晴老师和市区两级有关领导表示感谢。

出席活动的嘉宾还有:《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副社长李泓冰,徐汇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国平,徐汇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局局长陈澄泉,云南省红河州文体广电局副局长王振纯,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陈翔等。

假如天能够假我以时日

我希望可以和古人抗衡

刘小晴老师在工作室成立仪式上的讲话实录

今天我很诚惶诚恐,我其实没有你们讲的这么好。我十几岁开始写字,写到现在六十多年了。我是先学写字,后来专攻理论,然后再到写字。理论提高了我的眼界。所以,我现在反而最痛苦的是,眼高手低,字写不好!

不是我谦虚,因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写字实际上是很难的事情,一两百年可能只能出一个真正成功的(大师)。想超越古人很难,但我们需要和古人抗衡。所以,我现在集中力量,把我全部精力投入到艺术的创作当中去。历史上其实没有一个书法家是真、草、篆、隶样样都好的,都是集中在某一个点上。所以,我的点就定位在小楷上。小楷之外,还有一个附属产品就是小行书。假如我能够在这两个方面有突破的话,我的人生价值就得到了实现。但是,我虽然一直致力于这两个方面,但直到现在还找不到最佳的感觉,没有一张作品是自己很满意的。所以,这又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假如天能够假我以时日,能够再给我十年时间,我相信,或许我在这方面能够和古人抗衡。

第二个要说的是,经常有人说我作品价钱便宜,实际上我几十年来价钱没有变多少。作为艺术家,我们的作品应该飞入寻常百姓家。要那么多钱干什么?都是身外之物呀!一个书法家的真正价值就是你要把字写好。这个我很清楚的,假如我不能成功,不成功便成仁啊!我还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所以,几十年来,直到现在,我还没有间断上课,目的是培养后起之秀。我现在的最大心愿有两个:一个是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面经典的东西,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这个我是知道的;第二个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提携人才。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所以,我一直在教课。但是,培养一个人才谈何容易!

我们中华民族最传统最经典的东西,是一种很高雅的东西。或者说书卷气,或者说金石气,或者是一种仙气,或者是山林之气,但是不能有一种霸悍气、江湖气,艺术作品的气息里面有高低雅俗之分。我写字、搞理论几十年了,我心里非常清楚。

我很喜欢帮助别人,但是,我现在年纪大了,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访贫问苦,所以,要依托单位(秋海堂)帮我把钱送到有困难的老百姓、孩子手中。一个人的消费实际上是有限的,我最大的消费就是在外面吃碗面,在外面多吃是要吃死人的,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受是很有限的。但是,在艺术上的追求永远没有止境。对于艺术的追求,反而要贪得无厌,要“不择一切手段”。

这次的工作室成立,这么多领导、朋友亲自来,我真的有点诚惶诚恐。我不希望多宣传。所以,还是尽量低调一点,还是把精力多放在艺术的创作上,放在做实事上。

精彩回顾

1.今天举办的上海市中青年书法学术沙龙,现场气氛之好超出您的想象!

2.夯实上海书法发展大厦的基石——上海市第一届区级书协工作论坛举行

3.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第七届组织机构名单

4.上海市书协推出主席团自律公约,您怎么看?欢迎跟帖留言

5.凭啥我的作品被拿下了?!全国第三届册页书法作品展评审大揭秘告知您原由

6.全国新文艺群体书法作品汇报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上海市书协交流发言

7.第二届上海春联大会“己亥贺春”征联启事

8.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征稿启事

9.为什么是周慧珺?

10.上海市书协新一届主席团第一把“火”,竟先“烧”给自己?

11.60多年啃一个“瓜”,看来乏味,而至味正在其中——韩天衡先生访谈

12.这些年,上海市书协这样创新工作模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闻亲自下社区进学校,对口支援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