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红河县开秧门大型民俗活动暨第三届红河哈尼“多声部”原生态展演在阿扎河乡普春村委会切龙中寨举行。
红河县的“开秧门”主打以梯田为舞台,蓝天为幕的原生态本色演出,在多声部“重重叠叠”的旋律中,赏余音久久缭绕于梯田间。总之就是一句话:不是所有的“开秧门”,都有多声部!
开秧门
开秧门,哈尼语称“卡窝棚”。阳春三月,哈尼山乡万物复苏,到处焕然一新。在欢乐的布谷鸟叫声中,哈尼人又一个插秧时节到来了,到处人欢马叫,吆牛声和逗锄耙的叮铛声不绝于耳,充满着热烈的生产气氛。自古以来,哈尼族把“卡窝棚”当作一个重要节日看待,体现了对梯田农耕活动的注重。
象征与意义开秧门当天,家家户户要染制金*色的糯米饭,煮染红蛋。哈尼族同胞们以*色的糯米饭,象征着充满希望的花朵,以红色的禽蛋象征着丰硕的果实,寄托着人们丰收的愿望。哈尼同胞身着盛装唱栽秧山歌、
跳祈福舞蹈,
以歌颂劳动,起舞绘幸福。
在哈尼人的农耕文化中,有“不跳乐作谷子不饱满,不跳乐作寨子不热闹”的说法,就让我们一起与这里的哈尼人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迎接开秧门。
蓝天白云是最美丽的背景,千层梯田是最壮美的舞台。
来自红河县的多名民间艺人就在这蓝天白云下、千层梯田间用最原始而醇厚的嗓音,唱出了世界罕见的哈尼多声部。
在古时候复杂的“开秧门”活动是不能公开进行的,只有在特殊的日子里由指定的人员在特定的地点才能举行。
每当栽秧季节到来,梯田里山歌此起彼伏,遥相呼应,响彻山涧。
牛来耕田人插秧,边作边唱农耕忙。
开秧门活动进入到高潮部分,
犁田插秧、唱歌、跳舞,
梯田间呈现出一片繁忙的农耕景象。
千百年来,哈尼人用自己的朴实与勤劳,在丛山峻林间耕耘出千层梯田,以梯田为生命之本,建设自己的幸福家园。让我们一起在欢歌笑语中共同祝愿哈尼人家幸福美满。
转载请注明来源红河电视台
记者:朴经纬杨维力李旭张晗
编辑:朱熙
无限红河
发现更好的你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