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他的故事。在某个时间和地点,故事开始、延续,产生影响。
人们会这样讲故事,比如,年,蔡锷在昆明领导“重九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年,唐继尧出师讨袁,“护国首义”以少胜多,彪炳史册,护国路因此得名……
对于庾恩锡,年,昆明庆云街,可能是他故事的开始。
在史料“大事记”中,那一年,时任警察局长兼警务处长的朱德请准了多项措施,救济贫困。此前,因为滇军军官反对而被迫逃往香港的唐继尧回滇,重掌云南政权。昆明市划定6区,云南成立了航空学校,后来还制造了云南的第一架飞机。
“大事记”最后写道:“墨江人庾恩锡兄弟在昆创办亚细亚烟草公司,首次进行机制卷烟生产。”这公司,就是红云红河集团的前身,它当年推出的“重九”品牌延续至今,已97年。
庆云街
只能是重九
亚细亚烟草公司成立于庆云街。当年,庆云街上的庾园还是庾家的产业。
公司成立没有太多波折,庾恩锡向富滇银行贷了款,卖掉庾园南隅的部分地皮作为资本,又将庾园稍加修葺,云南有史以来第一家机制卷烟厂就此诞生。
庆云街在正义路与护国路之间,全长米左右,因清时多居住着官员家属和商人,易登仕途,曾称登仕街。重九起义时,相传连续几天出现彩云和景星,象征了喜庆吉祥,所以改名为“庆云街”。
庾恩锡,字晋侯。年,他从上海回到昆明,回到他熟悉的庆云街。这条老街街道虽短,可早在元代,梁王府就建在这里。庆云街承载着漫长的历史,如今又开始承载庾恩锡新的希望。这一年,他36岁。
那年9月,天气还不冷。街上人们来来往往,偶尔能看到几个西装、旗袍打扮的男女,坐着人力车匆匆经过。街上更多的是农民,穿着白粗布衣、黑粗布裤,束着腰带,脚上穿的是麻线纳底的黑布面鞋。庾恩锡望着行人,理了理身上的长衫。那个时代,从一个人的穿着,就能看出他的地位。
即便是以现代的标准,庾恩锡也可以称得上是社会精英。他早年留学日本,在早稻田大学学园林建筑设计。护国战争期间,任滇军军需官,后任云南水利厅厅长。接着,他辞去官职办实业,在上海开办南方烟草公司。因公司失败,他回到昆明。
庾恩锡天庭饱满,不笑的时候,嘴角抿着,看起来严肃、倔强。这会儿,他推了推眼镜,透亮的眼镜片后面,那双眼睛似乎没有焦点,他在回忆,也在思考。
此前南方烟草公司的经历让他明白,在烟草行业,光有先进的设备远远不够,新成立的亚细亚烟草公司,要有叫得响的产品。他决心生产出一种全新的、适合中国人口味的卷烟,以此打开市场。
如今,人们将这样的理念称之为“自主研发”和“创新”。在变革的时代,以新应新、以变应变是永恒的命题。
年前后,昆明变化之快,普通老百姓都能感觉到。生活上,年,过桥米线刚传入昆明,个旧人孙三在昆明开设了“仁和园”米线馆,专门经营蒙自过桥米线。年,云南开始禁止20岁以下妇女缠足,已缠足者,3个月内不放足即予以惩罚。
当时,因为石龙坝水电站供电,昆明城区用电照明已有10年。最早的路灯是马路弯灯,出现在庆云街旁正义路上。一开始,因为没有设置开关,所以路灯昼夜通电,长明不熄。
同样是在年,昆明开始修建巫家坝机场,也出现了新的职业,有议员(32名)、律师(20名)和新闻记者(25名)。昆明市区人口已经突破了10万人,达到11.9万人。其中,工、商业从业人数最多,均为1.5万人。
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因为在年的调查中,庾恩锡投资15万元的亚细亚烟草公司,仅有名工人。15万元也并非小数目,当时,工人最低日工资只有2角钱。
亚细亚烟草公司成立伊始,便欣欣向荣。年的这次调查,对于公司经营状况的评价是“日渐进步”。这是因为,庾恩锡当时已经解决了“自主研发”的问题。他从上海高薪聘请了技术人员并亲自参与,在很短时间就研制出一种卷烟,口感不亚于当时国内市场上畅销的“老刀”“三炮台”等品牌的洋烟。
这款卷烟,庾恩锡后来将其命名为“重九”。当然,也只能是“重九”。
正义路
应为雄鬼
亚细亚烟草公司成立时,工业部设在庾园,商业部设在三市街。
从庆云街到三市街这段路,庾恩锡常走。沿着庆云街往西,经过正义路向南,就是三市街。
年,庾恩锡走正义路上。脚下踩的,是一年前刚修过的石块路面,踩上去踏实,但偶然也会感觉到硌脚。路两侧,有鳞次节比的商店,卖布的、卖肉的、卖绸的、卖纸的……身边,行人接踵,轿马相连。繁华入眼,浮生如梦,看到这场景,庾恩锡偶尔会想起4年前遇刺的二哥庾恩旸。
正义路本不叫正义路。虽然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昆明最为热闹的街道,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正义路都充当着昆明城区的中轴线。但此前,正义路是若干段短街拼凑而成,每一段都有各自的名称。
直到年护国运动胜利后,昆明将大南门改为“正义门”,以示纪念,门以北的一段大街改称正义路。此后的年,又将自金碧路至马市口的街道统称正义路,这些短街才终于统一了名号。
虽说正义路是为了纪念护国运动的胜利,但实际上,这名字更像是纪念年至年从重九起义到护国运动期间,出现在昆明城里的那些英雄与发生在这座城市里的史诗。
庾恩锡之所以会想起庾恩旸,是因正义路之正义,有其一份贡献。
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庾恩旸回昆筹办云南陆军讲武堂,从重九起义当夜炮轰云南总督府,到参加护国运动,庾恩旸没有错过这段史诗的任何一个篇章。可他的故事结束得太早,年2月18日,漫天飞雪,在贵州毕节靖国军司令部里,年仅34岁的庾恩旸遇刺身亡。
人们认可庾恩旸的贡献。年,庾恩旸被追认为陆军上将,孙中山还为其墓表题词:“应为雄鬼。”清末云南最后一位状元袁嘉谷评价:“恩旸长于军旅,虽师余甚谨,而朝夕讲贯文事甚多,且其于功名之际,知以保卫地方为重。不径行已意以与时人较长短,逊志深识,亦足称者。”
每每想起二哥的种种,庾恩锡心中总是如雷如鼓,亚细亚烟草公司向市场推出第一款产品的名字,除了“重九”,他想不到别的。
对他而言,“重九”是曾经推翻清王朝的“重九起义”,是他的兄长、朋友,是讲武堂的师生为之奋斗的理想。此外,“重九”还包含了父亲的遗愿。年重九日,父亲去世当天,将庾恩锡与两个哥哥叫到病榻前说:“我大清之所以积弱至此,关键是国之不强、兵之不强也,非开矿经商不足以致富,非整军经武不足以强国。我死后,诸子切切勿忘乃父之意。”
“重九”之名,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是家国情怀、兄弟情义。给产品以“重九”之名,庾恩锡是要珍藏那个时代所赋予他的一切,要彰显他的诸多抱负与向往。毕竟,庾恩旸有庾恩旸的使命,庾恩锡有庾恩锡的担子。
在亚细亚烟草公司成立时,庾恩锡和他的“重九”,面临的是外烟对昆明卷烟市场的垄断。无论庾恩锡是否愿意,他都要扛起阻击洋货的担子。
翠湖西路
讲武堂的精神
解决了配方问题,又为产品命名“重九”后,庾恩锡要做的,就是设计包装。
虽然今天已无法找到庾恩锡最初设计的那个包装,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曾将“99”字样印在了包装上,并延续至今。如今,“大重九”的包装,以云南陆军讲武堂标志性的金黄色为主色调,以盾牌图形托起“99”,流露着“重九起义”捍卫民权、争取自由的意境。
如果庾恩锡看到当今的包装,想必也会赞叹。因为,盾牌、讲武堂等元素,就是他心中的“重九”。
讲武堂有一种精神,民族危亡之际的铁血精神。这种精神,庾恩锡有,“重九”卷烟自然也有。
在亚细亚烟草公司成立前,云南生产的卷烟,均为手工制造。平常日子,天刚擦黑,手工卷烟人就会来到集市,他们排开坐好,支起木制的简易卷烟机。手上的一把大刀,将晒干的烟叶切得匀整精细,用牛皮纸包好,放进木头盒子的凹槽上一裹,一根香烟就制成了。
这种生产方式,敌不过机器制造的洋烟。
据蒙自海关统计,年云南进口的英美烟草制品价值4万多两白银。到亚细亚烟草公司成立之前,英美烟草公司正不惜一切代价,采取各种手段,将它们生产的大量卷烟倾销到昆明市场。
“老刀”的烟标,图案上是个海盗,单手叉腰,另一只手拄着一把雪亮的弯刀站在甲板上,背后是一望无际的海洋。这象征着暴力、侵略与征服的图案,容易让人联想起“大重九”包装上的那面“盾牌”。
无论如何,年,庾恩锡推出的“重九”成功了,年产量很快突破箱。除了产品本身的品质,后人将其归结为五四运动后整个社会抵制洋货的影响,认为“重九”是在最佳时间、最佳地点诞生的一种最好的香烟。
“重九”打开市场时,可能也是庾恩锡一生中少有的、惬意的时候。在庆云街的庾园里,松、柏、竹、桃,精工镂刻无一不有。空闲的时候,庾恩锡走出房门,绕过石像、假山,来到水池边,投饵喂鱼。微风拂面,飘来阵阵桂花香。
他想起,就在护国运动那年,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三市街设立总营销处,其香烟壳上印有广告:“香烟!香烟!利权外溢不堪言,一年七千万,同胞血汗钱……”
如今,“重九”出世,算得上是对当年广告的回应,也暗合讲武堂之精神。
对于讲武堂,庾恩锡无比熟悉,不只因为他身在昆明,也不只因为庾恩旸筹办了讲武堂。还因为,他在年到年间,曾任昆明市市长,对市属翠湖、金碧等公园进行修建改造,并邀请了研究园艺的书画家赵鹤清襄助,重新设计,彻底扩建了大观公园。
讲武堂与翠湖公园近在咫尺,中间只隔了一条翠湖西路。
翠湖周边的繁华,虽比不上正义路那样历史悠久,但也算个好去处。从年开始,11年间,这附近的承华圃运动场每年都要举办“重九光复”纪念运动会,政、学、军、警都会参与。
翠湖也可以称得上是昆明电影的“发源地”。年,在水月轩照相馆对面,出现了第一家私营电影院,用木架手摇放映机,以煤石灯为光源,放映默片。此后10年,又陆续出现过一些私人电影放映场所,但都因场地简陋,开办不久便告停业。
滇池畔
那些充满意义的过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
就像电影在翠湖出现之后的第10年,昆明羊市口教子巷内出现“新世界电影院”,首开默片由专人讲解之风,兴盛一时。后来,却因胶片着火被烧毁,就连电影院的老板,也被当场烧死。
而在年,亚细亚烟草公司因为缺少贷款、没了税收优惠、原料受限等种种原因,申报停业,“重九”香烟也就此停产。随后,庾恩锡接受了龙云的邀请,担任昆明市市长。
龙云之名,家喻户晓,他成名的过程颇具传奇。年秋,昆明城里来了一位膀大腰圆的法国大力士,在讲武堂对面摆下擂台。不过,大力士却被当时还是讲武堂学员的龙云打败了,轰动昆明。这件事,有史料可查。
而民间流传下来的比武过程是,身高只有1.6米出头的彝族小伙子龙云先是用草鞋飞踢,然后又使出了“猫洗脸”“双擒双纵”“和尚撞钟”等招式,彻底制服了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法国大力士。
庾恩锡与龙云的渊源颇深。一方面,龙云曾是庾恩旸的部下,两者的交集多;另一方面,龙云曾向陈纳德要来美国弗吉尼亚最好的“大金元”烤烟新种,在云南全面试种推广。回望历史,在云南这片土地上,只有当亚细亚烟草公司发展到红云红河集团,当“大金元”变异成“红花大金元”之后,才终于成就了“烟草王国”的地位。
庾恩锡和龙云,都是对云南烟草行业贡献巨大的人。
可在当时,云南烟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行业本身,还没那么令人瞩目。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每天都有历史发生。那些人们热衷讨论的江山易手、沙场点兵的历史,还有那些没那么为人熟知的历史,就像年,张汝汉在昆明驾驶一架飞机升空,起飞后升力不够,飞到小街子上空;升高不到米,飞到草海上空;升高不到米,最后只能摇摇晃晃飞回机场降落。
此次飞行的意义是,这是云南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
此后的年11月,庾恩锡因筹办烟厂向银行的借款到期,无法偿还,便用庾园房产,包括全部花木、家具抵偿贷款。庆云街上的亚细亚烟草公司连同庾园,就此消失。像那架飞机一样,亚细亚烟草公司虽没有一飞冲天,但它的所有过往,也都有意义。
担任昆明市市长后不久,庾恩锡便告辞职。对他来说,人生中最具光彩的阶段或许已经过去了。从那时开始,直到去世,庾恩锡或者在政府担任与园林有关的职务,或者赋闲。年,晋侯离世,享年64岁。
去世之前,他一直生活在磊楼。从昆明市区出发,一路向南,沿着滇池西岸在碧水青山之间穿行,直抵白鱼口,磊楼就在那里聆听着滇池的桨声和涛声。
那一年的昆明,正值洪水高位期,滇池或许比平时更深些。可这些细微的变化,包括庾恩锡的去世,都很难被人注意到。如果人们说起与滇池有关的话题,更乐于讨论的,可能是那恶霸势力的消失,他们生活在西山、官渡、呈贡、晋宁、昆阳的滇池沿岸,曾一度控制滇池(年以前)。
龙泉路
97年的风华正茂
年,昆明进入一个新时代,人们应接不暇。
这一年很热闹。当年元旦,昆明5万人提灯游行,庆祝昆明保卫战胜利。2月,陈赓、宋任穷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进驻昆明,10万人在拓东体育场举行欢迎会。3月,昆明市人民政府成立,设8个行政区,并废除了保甲制度。10月,昆明市举办首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会上,“野猿”健身社的社员进行了自行车特技表演。
除了热闹,昆明让人更有安全感了。年,昆明市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分子人,其中枪决51人。同时,取缔一贯道,政府号召一贯道道徒退道登记,并发动群众检举揭发。
社会也在变。据记载,因为《婚姻法》的出台,云南纺织厂女工杨秀芬摆脱了她的包办婚姻。而在年前,她曾因为这段婚姻打过6年的官司。街上也不一样了,流浪者得到收容,就连年初被安置在“疯子房”里的44名精神病患者,也得到了管理和治疗。
不过,俯瞰当时的昆明城,仍然很难找到今天的影子。城市道路只有93公里,高级路面仅占1/10,其余都是块石、碎石铺就的低级路面。一眼望过去,市街狭窄、崎岖不平,到处是破旧的房屋以及连成片的危房与棚户。
史料上提到年昆明的经济,多次使用了一个词:“百废待兴。”
而这时候,在卷烟行业,“重九”已经出现了兴起之相。年,“重九”正式更名为“大重九”。据史料记载,年云南纸烟厂生产的“大重九”“红安乐”两种牌子卷烟,品质较优,装潢精美,得到社会好评。
“特别是‘大重九’,一是当时滇产卷烟中品质最佳,视之为最高贵者;二是不仅市场售价高于定价数倍,而且有供不应求之状。”在有生之年,能够见到“重九”重生、再现华光,对于庾恩锡而言,肯定算得上是个安慰。因为,从年亚细亚烟草公司停业,他离开烟草行业后,“重九”就一直在蛰伏。
第一次重生与龙云有关。年,由云南省政府投资,兴建云南第一家公营机制卷烟厂——云南纸烟。年投产时,生产的首个品牌即是“重九”,并进行了商标注册。其中的故事是,在烟厂成立时,龙云把“重九”的配方交给厂长,并请后者记住“重九”这个曾经记载了云南无数仁人志士光荣与梦想的日子。
为此,云南纸烟厂的主事者重新设计了烟标,加入了盾牌图形,寓意众志成城、全民抗战。在当时,云南人纷纷放弃外烟,改吸“重九”,并把吸“重九”视为一种爱国行动。
此后,在年,“大重九”再次停产,从此销声匿迹长达10年之久。直到年7月,昆明卷烟厂重新恢复“大重九”的生产,“重九”又一次重生,出现在老山前线。从年到年,“重九”几经沉浮,已有97年。这是风华正茂的97岁,在红云红河集团苛刻要求下,品牌经由淬炼,已成高端。
如今,翠湖、庆云街、正义路,这些当年庾恩锡走过的路,早已寸土寸金。如今,“大重九”那寸寸明黄,正在红云红河集团的车间里流淌。人们沿着龙泉路一直向北,走过红锦路,就能看到红云红河集团。
对于龙泉路,人们记忆犹新,随着昆明卷烟厂的发展以及昆明北市区的崛起,自年开始的几次改扩建之后,这条路才真正融入了这座城市。龙泉路是昆明迈进现代化过程中的一条新路。可谁又能说,从昆明市中心到红云红河集团的这条路,与晋侯无关呢?
来源:都市时报
文字: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赵航
图片:胡波/绘、红云红河集团提供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号观点,也不作为协议要约。本号保留最终解释权,本号不承担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