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人不用再早起上班,可以窝在家里享受自由的时间,熬夜晚起、左手零食右手手机成了生活常态。
但是时间一长,不少朋友的肚子悄悄鼓起,还出现了头脸油腻、懒困贪睡,时而大便不成形、时而便秘的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可能是你的肠道出现了问题!
便秘,是肠道在闹情绪
01
什么是便秘
首先,我们要先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便秘”?
其实,便秘并不单单是指大便“干燥”,排便次数少于每周三次也是便秘的症状表现。除此之外,还有排泄物干质坚硬,排便艰难、废力,大便干结,排便不干净,腹部不适或疼痛等症状。
长期便秘可能会导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肠道疾病的发生。另外还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引起结肠癌。
02
哪些行为会导致便秘?
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是造成便秘最主要的原因。那么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到底是哪些行为会让你便秘。
饮食习惯
春季干燥,长期辛辣油腻的饮食习惯,更容易上火、身体燥热,从而导致便秘。
而饮食贪凉会使胃肠温度迅速下降,血液循环恶化,导致内脏机能低下,内脏脂肪增加,使排便能力减弱,引起便秘。
除此之外,精米精面,甜食、肉类吃的太多,粗纤维类的水果蔬菜摄入过少也是造成便秘的原因。
露脚脖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怕冷,过度追求时尚,刚入春就开始露脚脖了。殊不知下半身受寒和便秘也是有关的。尤其是脚踝受冷的话还可能会引起骨盘周围的寒冷,导致便秘。
咀嚼次数少
咀嚼充分会使大量唾液分泌,从而促进胃肠活动。这样一来,不仅会促进消化,还会促进排泄。这也是为什么吃饭狼吞虎咽,以及长期服用代餐饮料减肥的人,会更容易便秘。
清肠,是给肠道减负担
清肠,顾名思义就是清理肠道,给肠道减负。要想肠道轻快,四点要牢记!一要多喝水,二要多运动,三要缓解心理压力,四要合理补充膳食纤维。
part.1
要多喝水
充足的水分对肠道通畅十分重要,肠道内水多了,就不易造成大便干结。因此喝水是解决便秘问题的第一要务。水分补充不足,不论使用何种方法,都是事倍功半。
part.2
要多运动
趁着春天锻炼,不仅可以“唤醒”身体,可以改善呼吸、新陈代谢还有血液循环的状态,让你越练越精神,同时也可帮助加快消化,减轻胃肠负担,达到清肠的效果。
每天散散步,揉揉肚子,活动活动筋骨,不光锻炼了身体,还可以有效地促进肠胃蠕动。
运动要避免在进餐后进行,此时血液都集中在消化道以促进消化吸收,而运动会让血液流向四肢而妨碍肠胃消化作用,时间一长就难免会出现消化疾病。
part.3
要缓解压力
大脑情绪会影响胃肠道的功能状态,试着让自己心态放轻松,养成自己固定的排便习惯,让身体形成记忆。不只有早上便便才健康,无论早晚,有了便意就要及时解决。
part.4
补充膳食纤维
按时吃饭,减少精加工食物的摄入,多吃粗粮;减少辛辣油腻的饮食,多吃粗纤维的蔬菜瓜果及豆类食物,补充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很强的吸水性、保水性和溶涨性,这些特性可增加人体粪便的体积,软化粪便,减轻直肠内的压力。不要暴饮暴食,以免给肠道制造太多额外的负担。
切忌因冬季饮食太过肥腻,春季就只吃素来清肠。这样做反而更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会影响后期的肠胃功能。科学的方法应当是注重膳食平衡,荤素合理搭配。
另外,烹饪可以采用水煮、清蒸、无油或是少油的煎、烤为主的方法。想要借机减肥的朋友们也要注意,尽量避免高热量的蘸料。
排*,小心让肠道“退化”
排*胶囊、肠润茶这些常见的清肠产品看似有效,是因为它们的有效成分多为大*、番泻叶、决明子等泻剂,长期服用就会产生依赖性,不仅不会改善便秘,还会导致结肠运动功能紊乱,损伤肠道黏膜。
开塞露属于急泻药物,对肠道的刺激性比较大,长期使用也会产生依赖,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①宋太平魏淑娥巩跃生《浅谈便秘的概念、分型与治疗》
②丁香医生《20个生活小误区,别再上当了》
③生命时报《肠道“变黑”只要8周,最简单的清肠法看这里》
④青年报《春季排*清肠别再走入这些误区》
⑤科普中国《天气干燥易便秘,怎么预防?》
作者:宋莉
责编:李易真
图:网络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阅读原文
《中国医药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