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红河州个旧市5模式深化民族团结进步
TUhjnbcbe - 2024/5/12 17:36:00

红河州个旧市“5+”模式,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

一是“民族团结+基层党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统战民宗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年,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3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4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70个、州级示范家庭户。二是“民族团结+脱贫攻坚”。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实现创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双融合、双推进”。年,投入脱贫资金4.28亿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63个,发展烤烟、马铃薯、甘蔗等产业2.88万亩;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家民营企业与75个村委会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共建扶贫车间17家。三是“民族团结+文旅融合”。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完成《个旧市贾沙陡岩土掌房调研报告》等调研课题10余项,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项,保护民族精品歌舞9项;开发与保护贾沙陡岩彝族舞蹈、蔓耗苗族芦笙、锡城烟盒舞等民族文化项目,打造阿邦、小蔓堤傣族村、麻玉田彝族村等特色村落和加级寨梨花园、乍甸牛奶小镇、蔓耗小蔓堤等特色景区,创办川欣食品、认真食品、沙甸映象等民族食品加工企业30余家。四是“民族团结+绿色生态”。实施重金属污染防治“五大工程”,建成北部选矿试验示范工业园区,入驻投产企业20家,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大屯海综合治理项目环湖绿廊主体完工,人工造林及森林抚育3.4万亩,完成通道面山绿化种植2.25万亩,建成戈贾森林公园、阳山湿地公园、牛奶小镇、鱼峰书院、沙甸民族团结主题公园等一批集生态、休闲、教育为一体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阵地。

五是“民族团结+民生福祉”。改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美丽公路、农村公路公里,4G网络已覆盖城市建成区及集镇,城乡光缆通达率%,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全市少数民族社会养老保险实际参保率99.9%,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抚恤优待标准逐年提高,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河州个旧市5模式深化民族团结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