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侨乡马帮摄影作品收藏展视频
12月28日红河州府所在地蒙自阳光明媚,由红河州图书馆、红河州摄影家协会、红河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士、云南省摄协会员李信忠先生“红河·侨乡马帮”摄影作品收藏展在红河州图书馆开展。
红河州文联、红河县*协、红河县委宣传部、红河县文旅局、云南省摄影家协会、红河州摄影家协会和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活动仪式。
本次展览分四个主题单元:一是马帮侨乡史;二是妇人缠足史;三是马帮红颜的人生;四是马帮之路的风光。展览共84个展板,丰富多彩的摄影作品吸引了各地摄影爱好者、专家、学者和广大市民前来参观。
用温暖的镜头拍下历史文化瞬间
红河县迤萨镇作为云南省三大侨乡之一,在外华侨华人共有1万余人,是红河州乃至云南各县市中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兼容、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融合发展最为鲜明的城镇。红河马帮人走得很远:分布于东南亚的有越南、老挝、泰国、缅甸、菲律宾;东亚的有日本;南亚的有印度;大洋洲的有澳大利亚、新西兰;美洲的有美国、加拿大;欧洲的有法国、英国、德国、瑞士;非洲的有多哥等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些第一代、第二代甚至第三代马帮人的背后,基本上有一个马帮红颜。在迤萨,人们把赶马出国经商者的妻子称为“马帮红颜”。马帮历史的辛酸,不仅是赶马人冒着生命危险远走异国他乡经商的艰辛,也包含许多“马帮红颜”用自己的一生守着无契之约,望穿秋水等候丈夫归来的真实往事。
“红河·侨乡马帮”摄影展引人注目,侨乡赤子用镜头记录马帮红颜历史
从小生活在红河县迤萨镇的李信忠先生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的祖辈和父辈都是马帮队伍里的赶马人,他自幼从父母的身上,从街坊赶马人和马帮红颜的身上看到了很多,也听到了很多。长期受马帮历史文化的耳濡目染,李信忠认为家乡的马帮精神有必要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发扬,马帮文化应该得到记录和保护,不要让后代对家乡的这一段历史感到茫然。
作为一个红河的本土的摄影人,李信忠痴迷于红河这块土地几十年,50多年以来,他用自己的摄影机,用他的镜头,记录下了红河县丰富多彩的梯田风光,记录下了红河县多彩的人文历史,其中最令他感动和难以忘怀的是马帮红颜,是马帮红颜是个特殊的妇人群体。
在拍摄的数十年里,李信忠不辞辛劳,自费跑遍了侨乡迤萨镇的每一个角落,采访了将在的马帮人和马帮红颜,又把触角延伸到周边的石头寨乡老玛、乐育镇、浪堤镇、大羊街新村、妥赊等分散的跨国马帮人居住地。
从岁的杨柳坤到岁的储双凤,从99岁的高柳仙到岁的瞿兰巧......李信忠一家一户走访,为马帮历史文化做着抢救性的保护工作,为红河县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录下了一段段无法复制的乡愁片段。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摄制了各种图片十万余幅,六千多幅被国内外刊物采用,曾先后十余次获国内外奖励:《红河哈尼梯田神韵》组照年在日本获金奖,民俗照片《乐在其中》由省摄协选送美国巡展;梯田风光作品《大海金波涌梯田》被选登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年两个专题《东方马帮红颜的人生》、《东方中国大地的雕刻》在法国鲁西永市、巴黎两地展览交流......
红河家乡情结和文化情怀扛起弘扬文化重任
早在清末,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红河人,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识,前仆后继、披荆斩棘,打通了11条通往东南亚邻国的跨国商道“马帮之路”,开创了滇南边境贸易的新纪元,打通了滇南第一条通往东南亚的马帮之路,走出了滇南旅居国外的第一代华侨,创造了集中西建筑文化、马帮文化为一体的古镇——迤萨,记住迤萨马帮的经商历史,就必须研究马帮人背后的马帮红颜。
马帮红颜是马帮先辈走出国门之后,留在家里面坚守着一个孤苦的家,担负着育儿持家,又担负着孝敬公婆,又要担负着社会千千万万的多少艰难和艰辛的压力,但是这群小脚女人挺住了,她们并没有倒下去,而是用三寸金莲之躯把一个家庭撑持好,把儿女抚养成人。
“我的目的是通过这次展览,把我们红河的历史文化推介给全国各地,引起全国各地专家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