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看但分不清红河县这几个乡镇的哈尼童帽是 [复制链接]

1#
皮肤科医生彭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712731943592852&wfr=spider&for=pc&searchword=%E7%9A%AE%E8%82%A4%E7%A7%91%E5%8C%BB%E7%94%9F%E5%BD%AD%E6%B4%8B

以下是正文

哈尼族是一个山地农耕民族,服饰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其不仅是简单的御寒防风蔽身之物,更是民族生存环境的代表,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服饰结构为头饰、上衣、裤子、佩饰,因内部支系、地理生活环境的不同,服饰色彩、款式、配件等大不相同,多姿多彩。同一个地域的同一个支系,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不同年龄阶段,男女不同性别,普通人与摩批、咪谷宗教祭司也有区别。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流行于红河县甲寅、宝华、乐育、石头寨、阿扎河地区的哈尼族童帽。

大家都知道,分布于红河县甲寅、宝华、乐育、石头寨、阿扎河地区的哈尼族和彝族服饰基本一样,大多数人都傻傻分不清,这是因为明末清初开始,哀牢山红河南岸陆续有彝族、汉族、瑶族迁徙而至,伴随着民族的融合,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来往变得频繁,生产生活变得更加紧密,衣、食、住、行相互兼容,特别是同源氐羌系的哈尼族与彝族,两族友好相处,世代通婚,服饰文化出现互补借穿,极具共性,同时也受清朝、民国时期汉服的影响,服饰装饰上留有汉服缩影。在互补借穿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保留有各自民族的服饰文化元素,比如:绣法记忆、传说、纹样等,使其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

哈尼族童装的特点是简洁明快,以护身保暖为本,佩有银铃、狗牙齿、贝币等避邪物,佩戴的童帽颇具民族特色。头饰的佩戴随年龄段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变化。佩戴童帽的年龄阶段是在牙牙学语到10岁左右之间,这个阶段的哈尼儿童戴着精美的帽子,看上去如小小精灵一般,萌得非常可爱,过了这个年龄阶段之后便换戴公鸡帽或母鸡帽,再到成年出嫁后便立发佩戴黑色土布包头。

红河县甲寅、宝华、乐育、石头寨、阿扎河地区的哈尼族童帽有猫头鹰帽、莲花帽、狗头帽、喜鹊帽几种,帽子的名称并不是固定的,而是相对的,不同地区、不同支系、不同人群的叫法不一。一顶童帽一般通高40厘米左右,宽20厘米左右。

在甲寅,因为这些帽上都钉有像星星一样的梅花银泡,所以被亲切的统称为Geeqsiwucao(星星帽子)。狗头帽、喜鹊帽、莲花帽深受汉文化影响,狗头帽和喜鹊帽上被融入了汉式醉八仙元素,而莲花帽融入了汉元素莲三式,因此故名莲花帽,童帽上这些汉元素的融入,说明了侨乡马帮文化深入各地。

以狗头帽为例,有人会把狗头帽称喜鹊帽,反之,也有人称喜鹊帽为狗头帽,二者在造型上的区别在于,一个有月牙型的帽尾,一个则无帽尾,因前帽额上并排的钉有醉八仙而另得别名八仙帽。狗头帽因造型仿狗头而得名。哈尼先民在建寨之初,用狗血拖地划清人*分界线,以求村寨平安无事;在每年昂玛突之祭寨神门时用狗祭寨门(狗皮、狗头、狗爪挂于寨门)分清人*界线,以驱*避邪。哈尼老人认为,儿童时期的小孩身体脆弱,容易招邪,戴此帽能起到避邪保平安的作用。

狗头帽帽顶和帽耳罩上用红、粉、褐、绿等色丝线绣有妥底玛依(马缨花)纹样,两侧耳罩顶绣有一对小巧玲珑的狗耳朵作缀饰,帽尾脊背上钉缀着大梅花银泡,前帽额上钉有并排交错的银八仙和一对银麒麟,象征吉祥如意、平安长寿、健康成长,帽檐用小梅花银泡、银铃、花边等绣饰,不仅寓意深远,而且精美绝伦。

小小一顶帽子,戴在哈尼族儿童的头上,看上去像小精灵,不只萌得可爱,方寸之间还寄托了哈尼母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和美好生活的祝愿。

图文:宗者

编辑:李娟

审核:何燕强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梦想红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