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白癜风费用 http://m.39.net/pf/a_4445043.html校外教育
红河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红河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自成立运行以来,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和公共服务放在首位,紧紧围绕“面向全体、发展个性、锻炼能力、激励创新”的办学目标,以“服务青少年、服务学校与社会”为办学宗旨,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培养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开展各种兴趣特长培训和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活动。
◆◆◆
至目前,累计培训青少年学生余人(其中留守儿童近人),参与各种公益性校外教育活动的青少年学生及家长近5万人,中心学员和教师在国家、省、州、县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
几年来,共有师生人,作品幅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同时,中心在、年云南省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检查评估中荣获优秀等级,并连续获得红河州第四、五、六、七届“红河之星青少年才艺大赛”组织奖;年1月被教育部中国电视教育协会、中国青少年舞蹈研究会、云南省舞蹈考级考试中心联合命名为“全国青少年艺术人才培训基地”;年7月被文化部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国青少年音乐舞蹈研究会评选为“全国文化教育先进单位”;年8月荣获“云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跆拳道资格赛体育道德风尚奖”。
◆◆◆
◆◆◆
创新培训模式,提升教育质量
红河县青少年活动中心长期开设钢琴、葫芦丝、舞蹈、美术、书法、手工、写作、跆拳道等十余个校外特长培训项目,采用“小班授课”和“一对一教学”的方式开展培训,寓教于乐,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艺术氛围,为孩子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几年来,中心共举办周末特长培训班36期,举办寒、暑假青少年公益特长培训班12期,培训青少年学生达余人(其中留守儿童近人),提供免费学习用具套,大批青少年儿童在各类特长培训中提升技能、愉悦身心、全面发展。
充分发挥职能,促进学生成长
联合团县委、县科协、关工委、社区等部门,积极组织全县青少年学生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校园艺术体育节”“流动科技馆进校园”“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消防预警疏散演练”“我的书屋我的梦—品味经典阅读活动”“走进*营,体验规范—爱国主义实践教育”“民族歌舞进校园”等校外教育活动30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余份,参与活动的学生和家长累计近5万人。
开展公益活动,实现资源共享
在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强化服务水平的同时,中心为全县青少年学生免费开放中心活动场所天,深入乡镇学校开展“圆梦蒲公英快乐同成长”“情暖童心,爱心助学”等关爱留守儿童活动20次,援赠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件,投入资金30余万元,使大批留守儿童、孤儿、建档立卡户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益于校外教育的优质服务。
除此之外,中心还积极开展与乡村学校少年宫援建助学活动,共向乡村学校少年宫援赠课桌椅套、少先队鼓号服套、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余件、课外读物册,投入资金20余万元,极大地丰富了全县青少年学生的课外生活,有效促进了广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开展活动取得的经验
协调配合学校,构建和谐教育
红河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坚持与县城学校及设有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乡镇中小学校定期交流沟通,与学校班子一起商讨策划开展校外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密切配合校内教育,结合学校课程设置,组织开展生动活泼、怡情益智的文体、科技兴趣小组和青少年社团活动,不断形成校内校外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较好地实现了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有续延伸的工作目标。
创设活动载体,丰富教育内容
一是坚持节假日和周末全面免费开放中心活动场所,提供所有活动设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活动项目,最大限度提高中心设备利用率。
二是充分考虑青少年儿童的需要,坚持低收费和免费开办信息技术、书法、绘画、器乐、英语、写作提高等特长培训班,满足学生多样化多层次的兴趣爱好需要,为兴趣爱好和专业水平不同的学生提供实践舞台,进行成功体验。
红河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将继续秉承“服务青少年,服务学校与社会“的宗旨,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整合社会各界资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开拓进取,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校外教育发展新途径,为全县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作出更大贡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