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3.html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驻蒙自市,地处云南东南部,是我的故乡,这里的风土人情别有一番风味。
红河州有滇南*治、经济、*事、文化中心蒙自;有世界锡都个旧,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水,文献名邦石屏;有河口和金水河两个国家级口岸;有锡文化、陶瓷文化和梯田文化。
北回归线横贯东西,红河从腹部穿过,气候温暖湿润,四季不分明但干湿季分明,生长着许多国家保护植物例如苏铁、金花茶等,也是众多野生动物的家园,堪称“天然动植物王国”,被誉为“滇南生物基因库”。
数代红河人依山傍水,过着淳朴的生活。哈尼族、彝族、苗族、傣族等9种少数民族世居于此,孕育了多姿多彩的红河文化。笔者游经红河的两个地方:建水与蒙自。下面就由笔者带领大家领略这两个地方的部分旅游文化与饮食文化。
建水
建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步头,至今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近几十年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却掩盖不住它古老的气息,当地*府注意对古建筑的保护,这些古建筑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该图为建水十七孔桥)
1.朝阳楼
朝阳楼即建水东门,雄踞县城中心,至今有六百年余年的历史,比北京天安门还要早二十余年,是建水历史悠久的主要标志之一。
(该图为年建国70年大庆时在朝阳楼前举行灯光秀的照片)
2.孔子庙
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他的一言一行于无声中影响着后人,他的思想对今仍有很大的指引作用,所以建水人民为了纪念他,修建了这座孔子庙。
(图为孔子庙内孔子的塑像)(图为人们在庙中举行的一系列活动)
3.学*考棚
座落于建水城中的学*考棚,是古时科举前预备考试——院试举行的地方
(图为学*考棚正门)
4.朱德旧居
八十七年前,一位年轻的*官曾在这里居住了三年,从此这座小院在建水人民心中便闪烁着神圣的光芒。这座小院便是朱德委员长在建水的旧居,院中陈列着朱德的生平事迹以及他曾用过的物品。
(图为朱德旧居正门)
地方特色美食
1.烧豆腐建水烧豆腐又称临安豆腐,被《舌尖上的中国》提及后名声大震,是建水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2.汽锅鸡
汪曾祺先生说:“汽锅鸡一定要到建水吃,鸡肉真的是入口即化。”当地人利用建水陶,独出心裁地研制出中心有嘴的蒸锅,起名为“汽锅”。烹饪时在汽锅下放一个盛满水的汤锅,然后把鸡肉放入汽锅中,由蒸汽直接将鸡肉蒸熟,汤汁完全由蒸汽凝结而成,完美地保留了鸡肉的味道,肉嫩香,汤清鲜。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建水的陶文化。据现有史料和实物考证,建水紫陶始于清末,形成历史距今不过百年有余,源流却十分久远,最早可追溯到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在建水境内就曾有过古老的陶艺。制陶手艺传承至今,一些有收藏价值的陶器博得人们的喜爱。
蒙自
蒙自是云南建县最早的24个千年古县之一,清末民初曾是云南省对外贸易的最大口岸,当时80%以上的进出口物资通过蒙自运转。近年来,蒙自靠着碧色寨、尼苏小镇等旅游胜地吸引游客,以风味独特的过桥米线博得人们的喜爱。
1.碧色寨
从年滇越铁路通车后的30多年时间,米轨滇越铁路与寸轨个碧石铁路在碧色寨镇交汇换装,使碧色寨火车站成为云南两条铁路的转运站。至今这里仍保留着那时的火车、火车站台、水塔等。当地*府带领人民兴办旅游业,电影《芳华》在此拍摄后,引来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图为景区内的米轨火车)
(图为碧色寨火车站台)
2.西南联大旧址
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因长沙连遭日*轰炸于年2月中旬迁往昆明,又因联大刚到昆明校舍无着落,遂将文、法两个学院设在蒙自。朱自清、闻一多、冯友兰等著名教授均在蒙自任教。年7月31日停止办学。
(图为西南联大旧址)
地方特色美食
过桥米线相传蒙自县城外的南阴上有一座小桥连接湖边与湖中小岛,一位书生常去岛上学习,常常废寝忘食,他的妻子很心疼他,于是把鸡汤、米线、肉片、蔬菜一齐带给书生,因为途中路经一座小桥,便起名为过桥米线。
蒙自人仍保留着手工制作米线的传统,手工制作的米线遇上这甘甜的蒙自水,辅以红河当地特产,就是一碗带有红河风情的过桥米线,汤汁由多种肉类熬制,鲜香可口,表面上浮着的一层厚厚的鸡油,能有效防止汤热量的丧失,菊花、韭菜等蔬菜还能起到清热降火的作用。在早晨吃下这一碗米线,整个人神清气爽,以便开启这一整天的生活。
以上就是笔者对部分建水与蒙自的部分文化的介绍,如有不恰当之处,敬请指正。最后,欢迎各位朋友到红河旅游!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感谢各位亲朋好友提供的资料和图片!)
来源:美篇(盘成熙)
免责声明
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