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愈么 http://m.39.net/pf/a_4603724.html熊庆来的一生,到底是在哪里转折的?华罗庚为何写下“恶莫恶于除根计,痛莫痛于不敢啼”这样的诗句?熊庆来当时在云大办学滇南学府,高耸云边正当熊庆来的数学生涯进入佳境的时候,华北地区却在日*的逼迫下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急之中。就在这时,熊庆来收到云南省*府主席龙云的邀请,请他出任云南大学校长一职。
龙云原名登云(彝族),云南昭通人。他早年参加过反清斗争,年从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因受唐继尧赏识,从下级*官被提拔为侍卫队长,随后又担任团长、*长和昆明镇守使等职。年,他在国民革命的影响下与胡若愚策动*变迫使唐继尧下台。第二年,他在争夺云南统治权的斗争中战胜胡若愚,被蒋介石任命为云南省主席兼国民革命*第13路*总指挥。到了年,云南在龙云的经营下已经成为*局稳定、经济良好、实力强大的地区。但是就在这时,云南大学爆发学潮,将校长何瑶赶出学校。云南大学的前身是私立东陆大学,何瑶上任后将该校从私立改为省立,初步解决了办学经费问题。但是长期以来,该校教师的工资水平仅仅是国立大学的三分之一,再加上其他因素,他还是成为学潮攻击的主要对象。
无奈之下,龙云只好换人。在张邦翰、缪云台、龚自知、方国喻和顾映秋(龙云夫人)等人的推荐下,龙决定请熊庆来回来担任校长。
熊庆来收到龙云的邀请电之后,曾向清华提出辞职但未被批准,于是他只好请假返滇。年6月,也就是“七七”事变的前夕,熊庆来乘火车经天津来到南京,顺便与国民*府有关人员商讨云南大学的办学经费等问题。随后,他经过上海、香港、海防、河口等地抵达昆明。
见到龙云之后,熊庆来提出五项要求:第一,将云南大学改为国立;第二,将教师工资提高到国立大学的水平;第三,省*府不得干预学校事务;第四,校长有招聘和解聘教职员的权力;第五,学生入学需经考试录取,不得凭条子介绍。
对于这些教育独立的基本条件,被称为“云南王”和“大*阀”的龙云不仅全部答应下来,而且马上照办。随后,龙云还曾亲自到南京去找蒋介石,要求将云南大学从省立改为国立,并得到批准。
为了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并做出表率,龙云每年都要向云南大学捐赠数万甚至数十万元。此外,龙夫人顾映秋还用自己的私房钱为云南大学盖了一幢女生宿舍。该宿舍由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设计,取名“映秋院”。
年9月16日,熊庆来亲自主持了上任后的第一个开学典礼。他在讲话中提出了云南大学应该努力的方向:“一、教授方面,请有学问湛深、经验宏富者数人以为领导,俾学生得善诱之誉;二、设备力求充实,……以成良好学人,为他日学术上之栋梁;三、教授之著作及研究结果设法发表,以增加学校精神。”(《熊庆来与云南大学》第49-50页)
上任之后,熊庆来还提出了自己的办学宗旨:一是慎选师资,以提高学校地位;二是严格考试,以提高学生素质;三是整饬校纪;四是充实设备;五是培养研究风气。
抗日战争开始后,熊庆来以厚德载物、会泽百家的精神,先后聘请一大批著名学者专家前来任教。其中在文史学者中有顾颉刚、张奚若、潘光旦、冯友兰、罗隆基、吕叔湘、汤用彤、刘文典、胡小石、姜亮夫、钱穆、吴文藻、林同济、费孝通、施蛰存、白寿彝、尚钺、楚图南、徐嘉瑞、华岗、吴晗、金琼英(女)等人,在自然科学家中有陈省身、华罗庚、庄圻泰、严济慈、王士魁、赵忠尧、曾昭伦、赵雁来、陈植、秦仁昌等人。其中张奚若、潘光旦、冯友兰等人虽然是西南联大或其他大学的教授,但也都被熊庆请来兼课。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众多学者的离开和内战的重新开启,云南大学陷入前途未卜的境地。熊庆来流亡桃园究竟是他乡年年初,熊庆来奉国民*府教育部派遣,赴巴黎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届大会。到了巴黎以后,他因患脑溢血住院治疗。当时云南大学因为*权易手已经不承认他这个校长了,这使他的生活陷入困顿。
年,年过花甲的熊庆来到达风光旖旎的萃里希湖附近养病。为此,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见闻和心情:
此来萃里是三游,往事追思记从头。
济济衣冠忆昔盛,摇摇杖履叹今忧。
湖山景色好消遣,葭莩情深为连流。
沉病未许赋归去,岂把杭州作汴州。
置身疑在乌托邦,处处庭园花满窗。
纵步择幽多洁径,驱车致远有康庄。
湖山坐对思今昔,葭蒲征还道短长。
欲解愁怀终不得,桃源究竟是他乡。
在这前后,陈立夫曾经亲自登门造访,恳请他去台湾任职。与此同时,大陆新*权也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据熊庆来的孙女熊有德说:“年,华罗庚率领中国代表团去瑞士参加世界数学大会,同时带了一封周总理的信给爷爷。据中国著名医学专家范秉哲先生回忆,当时爷爷给他看了这封信。在信中,周总理谈到中国*府对高级知识分子的*策,欢迎他们回国参加建设,并给予高薪待遇,使他们有条件发挥自己的才能。周总理也请爷爷和他的朋友们回国看看,去留由他们自己决定,来去自由。范秉哲先生和爷爷商量后约好年回国,后来爷爷因病重未能如愿成行,范秉哲先生只好和夫人先行。”(本文所引熊有德原话,均参见浙江文艺出版社年4月出版《我和爷爷熊庆来》的有关章节,)
熊有德还说:“年,爷爷终于可以动身回国了。我国驻瑞士大使馆根据周总理的指示,给爷爷一笔安家费,以便爷爷购置他所需要的物品。但爷爷分文未动,全部还给国家,自己只带了两个简简单单的箱子踏上回国的路程。他出国时,曾经带了一笔为云南大学购书的钱,虽然他已将书寄回云南大学,但是还有一些余款。就算在病重期间,他也不曾动用,还给了云南大学。他说:‘这是国家的钱,我们千万不能动。’他就是这样,廉洁奉公,保持一生清白。”
这里讲的范秉哲,在熊庆来担任云南大学校长期间,他是该校医学院院长。年他前往法国讲学,与熊庆来关系非常密切。
需要注意的是,熊庆来赴法国开会时,并没有带妻子同行。这一年年底云南“和平解放”,熊夫人在土改中被打成地主押回老家监督劳动。年华罗庚去云南出差,到昆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他的师母。当时姜菊缘刚从老家回来,住在一条偏僻的小巷里,所以华罗庚经过很大周折才把她找到。后来华罗庚对熊有德说:“当时我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感觉,难道当年誉满天下的熊庆来的夫人会住在那么偏僻的小巷里?”让人感到蹊跷的是,当华罗庚与接待他的人找到这条小巷时,发现后面有几个黑影一直跟着他们。他怀疑是遇上土匪,后来才知道那是云南省*府派来的保卫人员。回国跨海涉洋心悲戚熊庆来是年6月返回北京的,回国后他被安排在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工作,这时反右运动已经进入“收官”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就在熊庆来回国前夕,曾昭抡、华罗庚、钱伟长、童第周、千家驹等人为响应毛泽东帮助中共整风的号召,在民盟中央的一次小组会上提出了保护科学家、争取科研自由的意见。但是到了7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气势汹汹地指责他们是要向*夺取对科学工作的领导权。
突如其来的风向转变让科学家陷入人人自危的境地。据说中国科学院*组书记张劲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过一番运作,终于在科学院没有划一个右派。相比之下,隶属于教育系统的曾昭伦和钱伟长却因此被打成右派。
反右运动后期,还有一个“拔白旗、插红旗”运动。在这个运动中,华罗庚被当作白旗面临被拔掉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熊庆来的处境可想而知。年中秋之夜,熊庆来与妻子在家中独自过节,想到不能与儿孙欢聚一堂,不禁黯然神伤。于是他吟《中秋月》一首:
风雨度中秋,一家只二老。
思念远离儿,那堪回肠绞……
年,熊庆来被选为全国*协委员,年又成为全国*协常务委员。在此期间,他经常到外地视察,并用“前景无限好,处处见光明”的诗句来表达他对感受。年,年届古稀的熊庆来招了两个研究生,他们是来自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的杨乐和张广厚。当时杨乐正与*万里的女儿*且园谈恋爱,*且园的弟弟*鲁淳当时正读高中,也是个数学爱好者,他问这位未来的姐夫:“熊先生那么大年纪了,他收你们当研究生是不是作个样子呀?”杨乐回答说:“初次见到熊先生时,他就说他是老马识途,愿意给我们领路。随后,他还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俄文版的小册子,这本数学书对我们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不幸的是,年文革开始以后,熊庆来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遭到批斗。据熊有德说:“爷爷的一个学生是‘造反派’小分队队长。奶奶陪爷爷去参加批斗会,会场上的标语是批判‘华熊黑线’。当人们喊‘揪出反动权威华罗庚’时,华罗庚先生站了起来。开始时爷爷坐着听人们斗华罗庚,后来他们高喊着‘把熊庆来揪上来’,爷爷就自己颤颤抖抖地上去,站不稳,有好心人给他搬了一把椅子,他没坐。华先生就过来扶着他,但他自己也站不稳,还是奶奶上去扶着爷爷。忽然,一个‘造反派’上来摘掉了爷爷胸前的毛主席像章。爷爷看着周围似熟悉又不熟悉的脸,感到一阵隐痛,难道当年他不顾一切回到祖国就是为了这个?奶奶给我讲了这个经过,她也没有讲是谁这样恩将仇报,只不过告诉我:‘所有人都喊打倒你爷爷,只有杨乐躲在后面一声不吭,还是杨乐有良心。’”
另外据熊有德说:当时她爷爷听完奶奶的话以后,只说了“学生有错,先生有责”八个字。尾声痛莫痛于不敢啼年2月3日,熊庆来在深夜中去世,享年76岁。当时还是“专*对象”的华罗庚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曾向革命委员会领导申请前去吊唁。等到批准以后,熊庆来的遗体已经被送到火葬场了。于是他匆匆赶到火葬场,在一大堆尸体中找到了熊庆来。后来华罗庚对熊有德说:“没想到你爷爷,那个当年赫赫有名的数学家,会死得那么惨。躺在一大堆尸体中间,没有花圈,也没有追悼会……”
直到文革结束以后,华罗庚才在《哭迪师》中用“恶莫恶于除根计,痛莫痛于不敢啼”的诗句,来表达当时的真实感受。(来源:爱思想网)
长按上面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