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年全国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我们继续推出,今天我们来看红河学院张文斌老师的故事。
张文斌
男,年生,中共*员,云南省优秀教师。年12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年1月起在红河学院工作至今。
放弃“诱惑”,返乡奉献整十载。
张文斌在浙江大学上学期间,学习非常刻苦,在校期间被评为“三好研究生”、“一等奖荣誉”,并获得“东芝奖学金”,经过3年9个月的学习,顺利拿到博士学位,评为“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生”,杭州多家单位想挽留他,并承诺提供优厚的条件,但他依然决然回家乡奉献,浙江大学校方媒体对他进行过专门报道,在问及他的选择时,并不善言谈的他说道:“我作为一名共产*员,我出生云南边疆,生于斯长于斯,是这块红土地养育了我,现在家乡的发展需要我,我没理由不回去。”。为此,张文斌博士毕业后回到了位于家乡的红河学院,积极投身发展他热爱的机械专业。由于机械专业是新专业,各种条件的缺乏可想而知。但面对学生们渴望知识的眼睛,他积极投身到专业建设中。经过全系教师的努力,年机械专业被列为校级特色专业,同年9月列为省级特色专业;年列为省级卓越工程师计划,同年9月列为省级教学团队;年列为省级专业群;年评为云南省三星级专业。年列为省级硕士培育建设点。
教学科研,齐头并进出成绩。
张文斌自工作以来,承担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年均教学工作量远超相应职称要求。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师生好评。年,“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荣获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年,“实物制作类毕业设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研究与实践”荣获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年6月“转型发展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荣获第八届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年9月,评为云南省优秀教师,同年12月,评为红河学院第七届教学名师。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校级及以上项目6项,参与其他项目40余项。在《机械工程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被EI收录50余篇。先后评为“红河学院科研先进个人”、“红云园丁奖”等荣誉。年,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年,入选云南省首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第二课堂,因材施教育英才。
张文斌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实际,对学生实行分类教育,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年开始,引导学生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自行车报警锁》获得首批校级大创项目;《新型双轴旋翼航模的研究与制作》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拿到第一个省级大创项目;获得《盖章小秘书》等五项国家级大创项目。在指导学生的实物发明中,共获得国家专利授权74项。此外,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从云南省第一届“互联网+”大赛,到今年第五届,每一届都有张老师指导的项目获奖,在这种创新创业的氛围下,张老师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创业人才。届毕业生鲁权,注册“宁蒗万嘉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目前是丽江市宁蒗县的重点龙头企业。届毕业生陈文国,创立“红河新世纪创意印务有限公司”,是红河州印刷行业的佼佼者。届毕业生孔维正,创立“云域工作室”,开展科技培训和视频拍摄等业务,活跃在校园的很多场合。经过多年与学生接触,张老师深切的感受到:红院学生高考成绩可能比重点院校的学生差一点,但是我们的学生蕴藏着巨大潜力,只要引导得当,必定能涌现出各方面的优秀人才。
回顾张文斌在校工作十年来的点点滴滴,他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用自己扎实的专业功底,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时刻践行一名大学教师的使命,不忘初心,在潜心育人的过程中,践行着优秀教师的职责和担当。
----------
红河教体投稿邮箱
hhjyx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