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16日,十届省委常委会第次(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云南省人民*府关于“美丽县城”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在云南省范围内全面启动“美丽县城”建设工作,重点在现有建成区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按照“干净、宜居、特色”的目标要求,通过3年的努力,力争在全省打造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县城”。
师宗县在全力推进“美丽县城”和特色小镇建设的工作中,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转变作风、跨越赶超?
6月24日至26日,县委书记龚加武率师宗县**考察团赴红河州屏边县、建水县、弥勒市考察学习“美丽县城”和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学习借鉴当地的先进思路、运行模式和创新方法,问计取经、拓宽思路,以学促干劲。记者有幸随行采访,现将所见、所闻整理如下,以此共勉!
第一站:屏边苗族自治县
该县以“突出苗文化、做足水文章、发挥绿优势、挖掘山潜力”为原则,以“山、水、林、苗、城”为设计理念,以“蓝脉绿网?宝石项链”为设计主线,以“美丽苗乡?森林屏边”为城市建设主题,按照“城景一体化和产城融合”的规划建设思路,融入特有的苗族文化、边地文化和森林文化内涵,打造“云南唯一、中国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端苗族文化风情旅游胜地和世界级魅力苗城,努力使之成为立足国内,辐射东南亚的苗人向往故里,将县城作为5A级景区来进行规划建设。
小镇依山沿河建设,错落有致布点,围绕“一河五景”“一心八寨”建设,配全配齐基础设施。
邀请国际知名公司规划设计,以“苗族文化风情”为核心,围绕“苗文化+旅游”、“苗医苗药+健康”、“健康+旅游”的产业发展思路,构建多元融合的苗族文化风情旅游产业、苗医苗药健康产业和健康旅游产业,集风情体验、苗医苗药养生、生态体闲、健康养老、特色健身体育、健康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苗民族文化特色小镇。项目估算投资17.22亿元,已经完成投资10.5亿元,规划面积3.06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面积1.45平方公里,是云南省80个省级一流特色小镇之一,省*府奖补1.5亿元。
富有民族特色的大门,融入芦笙、牛角等民族文化元素。
看,步行街上的“烂木凳子”,用混凝土做出来的都那么逼真,每个细节都很花心思,力求自然、真实...
河边栈道,让游客更亲近大自然。
风雨桥,虽有湘苗桂侗的影子,不过世界本就大同。
傍晚,滚水坝边,凉风习习,夜景迷人。
独具苗族特色的斗牛场。
计划投资万元,完成投资万元,完成景观坝体、风雨廊桥、休闲栈道、沙滩等建设,
整个公园小巧精致
突出苗族文化,采用现代建筑材料,按照“简约苗式”的理念,推出了以坡屋顶、小青瓦、米*墙、吊脚楼、美人靠、木格窗、苗图腾等文化元素。工程总投资2.4亿元,涉及8条街道幢50万平方米,卷帘门图案喷绘3.5万平方米,牌坊建设6个以及牌匾制作安装等。
县城大围山广场
老城区改造效果
通过穿衣戴帽,改造出古香古色的味道。
第二站:建水县
以“千年儒雅墨香古城”为形象定位,对历史建筑遗存和非物质文化进行开发利用,以文化博览和旅游体验为主体功能,形成一系列特色文旅项目和产品集群,打造国际知名的文化产业基地、世界文化遗产地、国际旅游目的地。
建水龙窑生态城
临安古城规划范围3.19平方公里,核心区范国1.03平方公里,规划项目40个,总投资36.85亿元。
古城庭院古香古色,乡愁之情油然而生。
古城民宿价格不低,但生意却异常火爆。
以“五彩紫陶之都、修身养性之地”为形象定位,依托千年紫陶文化及西庄“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文化古村落集群+法式米轨火车+泸江河田园风光带”特色文旅资源,构建“传承+创新+加工+销售+体验+培训”为一体化紫陶产业发展模式,打造“紫陶文创+田园度假+观光体验”的复合产业体系,最终建成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紫陶艺术小镇。
总投资34.34亿元,规划范围3.46平方公里,建设面积1.21平方公里。
在项目建设中,引入云南五龙紫陶文化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吉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企业投资,参与建设特色小镇。
建成紫陶实训基地4个,拥有紫陶国家级大师1人、省级大师33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传承人3人。
年,建水紫陶年产值24.15亿元。
第三站:弥勒市
以“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为目标,围绕“现代田园城市,健康生活福地”城市定位,全面建设集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文化体验、商务会展、产业示范等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城市。先后打造了湖泉生态园、弥勒大佛、红河水乡、“东风韵”小镇、太平湖森林小镇等知名景点。年,接待游客共计.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亿元。
小镇以“文化艺术”为核心,紧紧围绕“艺术创作、艺术产业、艺术展演、艺术体验、知青文化、庄园聚落、红酒酿造”为建设内容,全力打造“立足云南面向世界”的文化艺术特色小镇。规划总投资40亿元,规划面积3.69平方公里,核心区1.6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8.43亿元。
万花筒建筑外部表现是抽象的后现代主义,而内部则是体现了人文主义及实用主义。
整个建筑外观酷似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欢乐畅饮后留下的形态各异的酒瓶。
万花筒、半朵云、人体雕塑....创意无处不在
有点北欧风光的味道,当你置身于此,仿佛在进行一场浪漫的国外旅行。
上山下乡,激情燃烧的岁月。
知青墙,来自于五湖四海。
瞄准国际景观视野,全力打造集生态保护、防洪排涝、河湖联通、绿道康体、文化展示、商贸旅游、体闲游憩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台滨河绿色发展空间,引领弥勒走入“甸溪河时代”。项目投资概算21.3亿元,涉及河道治理64公里,其中城区段为24.8公里,规划总面积约公项,用地面积约亩,涉及房屋拆迁约余户。
锦屏峡谷溪流段治理,以自然修复为主。
城区段湿地保护治理,着力打造集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城区湿地公园。
结合甸溪河治理,积极融入历史文化元素。
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建设集生态休闲旅游、森林木屋体验、园艺博览展示、康体养生等为一体的生态健康度假小镇,全力打造国家级三产融合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项目规划总投资15.05亿元,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核心区1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资7.79亿元。
远眺木屋小镇
木屋小别墅,节假日生意火爆
商务谈判、居家旅游、周末度假的好去处
木屋小客厅
木屋内饰装饰
小镇园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走进屏边滴水苗城、大龙树湿地公园、旧城风貌街区,建水临安古城、紫陶特色小镇,弥勒东风韵特色小镇、甸溪河综合治理项目、太平湖森林小镇等地,大家仔细看、认真听,边思考、边讨论,交流互动取经。可以说,这是一次解放思想、开阔眼界的学习之行,是一次对照先进、寻找差距的醒脑之行,是一次启发思路、激发干劲的收获之行。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考察,看到了各兄弟县(市)在“美丽县城”建设工作中的大视野、大手笔、大干劲、大成果,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回去后将认真学习借鉴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力量,全面推动师宗“美丽县城”建设。
《云南省人民*府关于“美丽县城”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背景、总体考虑、主要内容等解读如下:
出台背景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李克强总理“推动县城改造提升”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作出的“推进美丽县城建设”工作部署,为加快推进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全省县城高质量发展,助力我省生态文明排头兵和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省*府组织有关部门起草了《指导意见》,围绕美丽县城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建设内容、要素支撑、保障措施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年12月24日,省*府第29次常务会议进行了研究,年1月16日,十届省委常委会第次(扩大)会议进行了审议。
总体考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干净、宜居、特色”三大要素,建设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化“美丽县城”。
主要内容
一是重大意义。县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联系大中城市、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的重要桥梁纽带。建设“美丽县城”对于加快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全域旅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是总体要求。从基本思路、建设原则、总体目标、规划引领、工作方式5个方面提出了建设“美丽县城”的工作要求。提出按照“创建+推进”的方式,年,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动“美丽县城”建设工作,重点在现有建成区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按照“干净、宜居、特色”的目标要求,通过3年的努力,力争在全省打造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县城”。
三是建设内容。提出了“共建干净家园、营造宜居环境、打造特色风貌”三个方面的21项重点建设内容。
1.共建干净家园。一是推进县城“厕所革命”;二是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是改造老旧小区;四是整治违法违规建筑;五是加强农贸市场建设;六是净化空间环境;七是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2.营造宜居环境。一是加强县城路网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停车场建设;三是加强供排水设施建设;四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加强教育设施建设;六是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七是加强居民住房保障;八是加强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九是开展县城绿化美化行动;十是加快建设城市公园;十一是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
3.打造特色风貌。一是加大建筑外立面改造力度;二是打造主题街区;三是修缮历史文化遗存。
四是要素支撑。从加大财*支持、保障土地供给、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县城管理水平5个方面提出了要素支撑。财*支持方面。—年,共计筹措亿元资金用于“美丽县城”建设,其中:省级财*每年安排40亿元,三年共计亿元,以奖代补专项用于支持“美丽县城”建设工作;省发展改革委等省级有关部门,通过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安排省级既有专项资金等方式,每年筹集60亿元,三年共计亿元,用于支持“美丽县城”建设工作。对国家级贫困县、深度贫困县、民族自治县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各州(市)、县(市、区)要克服“等、靠、要”思想,筹措相应的资金用于“美丽县城”建设。年,在全省范围内,评选出20个左右,年、年每年评选出40个左右建设成效显著的“美丽县城”,省*府将统筹考虑建设成效和大、中、小县的实际,给予以奖代补资金支持。
五是保障措施。《指导意见》从加强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尊重首创精神、制定实施方案、严格考核评估、做好调度协调、加大宣传力度七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保障措施。
作者:师宗县融媒体中田昌维
编辑:孙前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