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红河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创新思路抓绿化,实干担当助小康,积极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协同并进,全州20.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生态扶贫的带动下稳步实现脱贫。
5年来,红河州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原则,把森林康养和森林旅游、特色经济林、珍稀用材林、林下经济、国家战略储备林建设等作为发展重点,实现了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林农持续稳定增收等发展目标。
围绕“‘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战略,全州森林康养和森林旅游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以龙韵养生谷、太平湖森林公园等为代表的森林康养基地,年接待森林旅游人数达万人次以上,实现森林旅游收入33.9亿元,直接带动其他产业产值3.71亿元。截至年末,我州有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48家,企业从业人数余人,带动农户10余万人;商品林基地万亩,年产木材.58万立方米;木本油料种植基地85.77万亩,发展水果种植面积.72万亩,林下经济产业基地.8万亩,绿化观赏苗木7.9万亩;实现全州林业总产值.81亿元,年,全州林业总产值预计实现亿元。
让青山绿林成为富民之源。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红河州通过加大生态补偿带脱贫、发展特色林果稳脱贫、抓好生态就业促脱贫、定点挂钩扶贫帮脱贫4条有效措施,精准推进生态扶贫工程,实现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双推进双共赢,做到了“绿了山林、富了村民、带动脱贫”,实现了既要“叶子”也要“果子”,既要“林子”也要“票子”,形成了“愿种树、少砍树、不砍树、能致富”的生态扶贫良好局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