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红河州这样干云 [复制链接]

1#
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强化组织引领,坚持因地制宜和改革创新,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群众增收致富。党组织引领模式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注重培养“明白人”“带头人”,全州累计培养名“明白人、带头人”,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泸西县推广“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的“村社合一、社企互融”模式,全县81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都成立农业综合开发服务社,村党支部通过领办合作社,把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综合服务社生产组织作用整合起来,成为产业发展的领导者、推动者和服务者,有力带动了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平均超过8万元。光伏扶贫模式红河县洛恩乡多脚村光伏扶贫电站依托光照充足的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利用闲置的荒山荒地,大力实施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破解了部分脱贫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难题,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民心工程、阳光工程。目前,全州实施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个,装机规模21.2兆瓦,覆盖石屏县、泸西县、红河县、绿春县4个县,个脱贫村,村集体平均收益8.07万元。资产租赁模式屏边县白河镇腊哈村豆制品加工厂完善跟进扶贫资产和村集体经济管理机制,整合各级帮扶资金,通过投入建设仓储设施、购置农产品初加工设备等方式形成集体资产,再通过租用给企业等方式获得集体收益,实现以资产租赁方式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河口县瑶山乡牛塘村争取村级“四位一体”试点建设项目资金,建设3个物流冷库和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整体出租给河口东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每年获得23万元的租金收入。改革创新驱动模式注重向改革要动力、要潜力、要活力。开远市黑泥地社区通过承包地确权登记、农村金融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等改革实践,组建黑泥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集中土地资源、引进知名企业入驻,以现代农业园为载体,建立了清晰的村民、集体与园区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村闲置的资源变成助推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活资产”,实现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重大变革,每年村集体经济创收42万元。产业发展与村集体经济“双捆绑”模式泸西县金马镇工厂化育苗基地将村集体经济发展与群众增收致富、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发展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双捆绑”,村集体经济发展与群众增收相互促进。金平县乌丫坪村在发展村集体经济过程中,围绕全村产业发展中群众的需求,通过服务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创收,探索了产业发展与村集体经济“双捆绑”模式,产业发展与村集体经济“双捆绑”,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24.78万元。泸西县“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转变了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分散经营方式,形成了村集体、企业、农户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提升了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让农户获得多元、稳定、可持续的资产性、资本性、工资性收入,推动了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红河州扶贫办供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