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的记者生涯,胡艳辉始终秉承“记者,是时代的代言人、是历史的记录者、是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这一理念,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记者的岗位上笔耕不缀、无怨无悔,从记者到“云南好人”,他用坚定的新闻理念和执着的敬业精神诠释了记者用心传递社会正能量的责任与担当。
胡艳辉
一、铁肩担道义,用笔触讲述红河故事
从在部队时的“通讯员”到红河日报社成为新闻记者,这一转型让胡艳辉在工作中更有激情。“成为记者,就要当骨干记者”,这是胡艳辉一直为之拼搏的初衷。
自年开始,胡艳辉拍摄的新闻图片开始见于新华社彩色通稿版面和《云南日报》报端,打破了自己的新闻图片上不了省级以上党报的沉寂。从年起,胡艳辉开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开展宣传报道。尤其是他拍的反映红河州抗旱救灾的新闻照片经新华社播发后,被《人民日报》转载,当时开创了报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新闻图片的先河。年、年,胡艳辉连续两年被人民日报社聘为特聘通讯员。从年到年3月,胡艳辉先后在《人民日报》发稿20余篇(其中,年以来发稿12篇),在《云南日报》上发稿余篇。从年初到年底,胡艳辉累计在红河日报各媒体平台刊发通讯、消息等新闻稿件余篇,刊发新闻图片余幅,新闻作品先后获得省、州新闻奖一、二、三等奖60余项。
二、勤奋拍影像,用镜头记录红河之美
宝剑锋从磨砺出。胡艳辉经历过年会议摄影的失败,于是通过半年多时间的钻研磨练,学会用胶片相机拍摄会议。从年到年,每年的州两会、党代会,胡艳辉都是摄影记者,每年都能出色完成报社交给的任务。
年初,在报社的指导和技术部门的支持下,胡艳辉创建红河州图片视频库时,没日没夜地赶制建设方案,几易其稿,最终只用几个月时间就把图库建设起来并投入运行,现在已经入库近10万张照片,上传视频多条,图片视频库建设为报社媒体融合发展提供有力图片数据支撑。
工作从不推诿。年6月,妻子生产的第二天,医院里照顾妻儿,胡艳辉接到单位上的紧急任务,要协助州民宗委挑选布展图片,他二话没说,把电脑带到产房里,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操作电脑,就这样一边照顾妻子,一边挑选照片,连续加班三天多时间,完成了单位交给的任务。
梅花香自苦寒来。近十年来,胡艳辉的新闻摄影水平逐渐得到了业界的认可,摄影作品先后在各类新闻奖和摄影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20余个。
三、热血铸忠诚,用担当诠释敬业初心
经过部队5年的锤炼,养成了吃苦耐劳的韧劲儿和勇敢。凡是遇到急难险重任务,胡艳辉总是冲在前头。年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一名退伍老兵的勇往直前精神,主动请缨冲锋在一线,为红河州战疫宣传作出了积极贡献。
战疫期间,为及时准确地在报社抖音官方账号和快手官方账号发布最新疫情通报,胡艳辉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5个小时以上。年1月24日至4月30日,红河日报社官方抖音、快手上发布的条视频新闻总播放量达3.95亿,其中,胡艳辉采摄制作的条视频新闻播放量就达3.36亿。红河日报抖音、快手号创建以来,在胡艳辉的运管下,粉丝分别达42万、10万。
舍小家顾大家,积极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年2月7日晚,正在新安所收费站采访的胡艳辉,接到妻子打来的急切电话,医院。在这非常时期,他不敢再耽搁,医院。检查后,孩子只是一般的炎症导致高烧,需住院观察,胡艳辉才算放心。深夜,看到红河日报社战疫采编群里还在安排采访,他再次请缨:有采访任务尽管安排,我可以继续战斗在一线!
战疫60多天里,胡艳辉累计在报社各媒体平台刊发新闻稿件条次,并连续奋战48小时,编导拍摄了3分钟视频短片《红河战“疫”十二时辰》,在新华社等媒体发布,得到州委主要领导肯定。余条外宣稿件由他向外推送,多张照片、1余条视频由他拍摄,胡艳辉用镜头和笔触,生动记录下了最真实的红河战疫现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