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阿扎河乡洛孟村村民一直有养殖土蜂的习惯,其产出的蜂蛹是当地极富盛名的一道美味佳肴。两年前,常年在外打工的“80后”小伙钱龙鑫回到家乡,潜心研究学习养蜂技术,在相关部门的扶持和自身努力下,开始发展养蜂产业,生动诠释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真正意义。
钱龙鑫在蜂房内
年,钱龙鑫出生在洛孟村的一个农村家庭,八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后由大伯抚养长大。年,技校毕业后,钱龙鑫开始从事汽修工作。之后,他去矿山打过零工、做蔬菜批发、开过修理店,却都没有什么大起色。年,得知*府大力实施产业发展项目帮扶,钱龙鑫的脑海中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回乡养蜂!
钱龙鑫的蜂房
在村干部的介绍下,钱龙鑫用筹集的资金购买了30个蜂王,在自家院子里搭起简易的蜂房。钱龙鑫告诉记者,第一次养蜂没经验,刚开始时,常常被蜇得满头包,蜂飞出去采食就不回来的事,屡见不鲜。于是,钱龙鑫得空就向村里的养蜂专业户请教,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他终于掌握了蜂的习性,总结出经验。养蜂,也基本上走上了正轨。去年10月份,钱龙鑫出售成蜂,获得了近六万元的养蜂收入。钱龙鑫大胆尝试,胡蜂养殖规模也逐渐扩大到窝。同村人看见昔日的穷小伙摇身变成了养蜂户,纷纷来向他请教经验,并加入他的养蜂队伍。
钱龙鑫在蜂房工作
土蜂养殖规模逐渐扩大,钱龙鑫开始把重点放在扩宽销路上。钱龙鑫说:“家乡这样原生态、无污染、品质好的蜂产品应该让更多的消费者品尝到,希望能打开更多销路,把养蜂做成村里的支柱产业。”
记者:段云娟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普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