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哀牢山下忆ldquo野猫rdquo
TUhjnbcbe - 2021/8/18 23:32:00
白癜风专家程少为 http://m.39.net/disease/a_8231870.html
中国的文字是很奇妙的,有色彩,有旋律,也有情绪。特别是我们的少数民族的语言,一经音译,用汉字表达出来也是挺有意思的。当我看着地图上位于云南中部的哀牢山,目光就再也离不开了,这座山的名字太能激发人的思古之幽情。在汉语中,哀是悲伤的,牢自然也是凄惨的,单从字面上看,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时被发配之人,当走到这座边陲的大山之下时那种哀怨和哀叹。但谁曾想到,我去哀牢山竟然是受儿子的干爹之邀。“野猫”告诉我他在哀牢山下开创了一番事业,并告诉我,当地所说的“哀牢”其实是“酒气”的意思,如果再学究一点,在傣语中“哀牢”其实是“大哥”或“老大”的发音,古时哀牢国自认为是“中央”之国。我为自己的望文生义和自作多情而哑然失笑。“野猫”是一个人的绰号,我们是在一次去内蒙古阿拉善看腾格里沙漠自驾游的过程中认识的,他不会开车,却又是自驾游的组织者,他以让我当领航车为诱惑霸占了我的副驾座,单边多公里的行程,真的是三千里路云和月,一路吹垮垮,成为了好朋友,他也成为了我儿子的干爹。此后我们一家和他还一起去三亚看过海,去达古冰川看过雪山。而到哀牢山之旅,是在我最艰难的时候,也是他最艰难的时候。“野猫”在旅游行业做了二十多年,他揣着一本几乎是所有景区都能免票的旅行社总经理资格证跑遍了全中国,而在和他相识相交的五六年中,他却长期往大山里跑,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他是这样给我说的,“我要找一些有山有水有人有故事的地方,在当地农家做一些硬件条件的改善,然后把重庆的这些旅游者组织起,夏天去凉快的地方住两个月,冬天去暖和的地方住两个月。”他还说,“等我们以后把事业做起来了,赚了钱,就到海边去买两个房子,把院子之间的围墙拆了,我们两个天天坐在那里喝啤酒,干儿子在两个院院里跑来跑去都不用翻墙。”熬了几年,他还真在贵州、四川和陕西做成了几个试点,也长期有着四五十位“候鸟”老人跟着他去体验美丽乡村。云南哀牢山下是他豪情壮志准备腾飞的一个点,但我很清楚,他虽然为此成立了“美丽乡村”旅游公司,但资金和人力仍然是他面临的困境。而那时的我在一家大型汽车销售公司做运营管理,当时公司也遭遇了来自资本方自导自演的“内乱”,核心管理团队被全部洗牌,“来嘛,我们一起创业,”“野猫”在哀牢山下召唤我,甚至不由分说在网上把我的机票都买好了。就这样我怀着几份悲哀几分期许的心走到了哀牢山下。“野猫”说,这是一个好地方,你知道不?褚时健的褚橙庄园就在这里,很多企业家都来这里“朝拜”,你也来感受一下,把这里当作二次创业的起点。重庆飞昆明还挺顺利,但在机场等车却等了五六个小时,“野猫”租了一个50座的大巴车,这一次他邀请了全国很多做旅游的同行,从各地飞来,等集合了一起开往新平县戛洒镇。而这一天“野猫”组织的一百多人的重庆夕阳红老年摩托车骑行队也正穿过贵州进入了云南玉溪境内,即将抵达戛洒镇。·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到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还有公里,等我们到达目的地,又是三个多小时。一路的旅游行业大佬不少,都是走南闯北的人,从他们的交谈中我大致了解到哀牢山名字很有味道,但和其他地图上的那些大山相比较,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旅游目的地,交通不便是主要原因,而哀牢山对大多数旅游者来说,并无太大的吸引力,周边所谓的红河谷景区名字听上去唬人,但并不是宁静邵兵所拍电影的红河谷。而行走哀牢山的,多是自驾人群,从昆明、玉溪到普洱和西双版纳是要翻越哀牢山的,哀牢山是茶马古道中的重要一段,所以,既不是崇山峻岭人迹罕至,又不是风景秀丽人流如织。所谓的景点,那个被称为哀牢山上的九寨沟的石门峡,宽十余米落差一百多米的南恩(傣语的意思是银白色的水)大瀑布,对于看惯了名山大川的旅行社大佬来说,聊胜于无,而已。但“野猫”很钟情于此地,他说,旅游不只是走马观花,最好的旅游就是找一个地方住下来,在周边慢慢转悠,感受不一样的民风民俗。他拍了拍街边餐馆的桌子,“看,这些桌子都是红木的,其他地方哪里玩儿得起这个格哟。”第二天我们先去参观了褚橙庄园,褚橙庄园其实已经位于哀牢山中了,实话实说,这是一个现代农业和匠人精神相结合的典范,应该是哀牢山最值得一去的地方。“野猫”说褚时健是一个励志的代名词,而戛洒镇上还有他最初起步的糖厂作坊,“把糖厂搞起来后他才被调到红塔烟厂,出狱后二次创业又回到了这个地方。”他开玩笑说,可能褚时健就是冲着“哀牢”二字才回来二次创业的。哀牢山海拔只有多米,自驾上去轻轻松松,大致就像我们翻越铁山坪玉峰山一样,上山远看哀牢,柔柔云雾缭绕群峰,进入山中再回望山下,嚯,应该是比元阳梯田更壮观的景象。我说,这里应该种满油菜花,一定能抢走元阳哈尼梯田的旅游生意。“野猫”嗤笑一声,“这些田是农民的生活,他们是为自己的生活而种,又不是为了给你看几眼而种。”去哀牢山的人多是冲着茶马古道而去,正如“野猫”所说,这里的风景从来都不是为了让游客欣赏而设,而是千百年来实实在在的生活印痕——古代的马帮是怎么踏出了这样一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半山腰上那有着58间房,中西结合的“陇西世族”大土司府又是如何建成的——我们的眼睛能看到的都只是一个外在的壳和遗迹,而它们曾经在流逝的时光中,那些繁华、那些欲望、那些荣耀,是需要用心去想。我在哀牢山下整整住了五天,陪野猫一起去周边的村子,看他如何将那一百多位重庆的“夕阳红”安置在改造了卫生间和添置了床铺的农舍里。重庆的老人见到他都像见到自己的儿子那样亲热地喊“野猫”,那些“花腰傣”村子里的人也都热情地招呼他“罗重庆”,而他所做的“美丽乡村”旅游,时间再过五六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农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如果他现在再这样做,可能就不会那么累了,如果他现在还在这里,就能看到哀牢山下的那些特色旅游示范村和乡村旅游特色村,他就是那奠基人。他怂恿我给儿子买了很多的火烤干巴,五六年了,儿子说再也没吃到过那么好吃的干巴了;他怂恿我给媳妇儿买了很多的手工西尼红糖,媳妇儿说那是她吃过的最醇香的红糖;他怂恿我给爸妈买了很多的水果花生,五六年了,爸妈一直在念叨“野猫”怎么一直不来我家了?喊他回重庆时再给我们带一点水果花生吧。就在我回重庆不久,他的朋友圈就停更了,当得知“野猫”猝死的消息,我知道,哀牢山从此就是最让我感到悲哀的一个地方了。罗海华,在重庆旅游圈里以“野猫”之名行走江湖之人(身份证名为罗志伟),一个陪我看过大漠、看过雪山、看过大海的人,在哀牢山下,一边咳嗽一边给我指点江山的人,憧憬过美好生活和美丽乡村的人,最终将名字刻在了哀牢山中青石板上。哀牢山中古道悠悠,蹄声悠悠。陈泰湧

1
查看完整版本: 哀牢山下忆ldquo野猫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