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迤萨人“过冬”很讲究,每年冬至,全家人都要欢聚一堂,吃汤圆,再尝上两口糯糯的粑粑。
迤萨人的汤圆:美食里的温情
今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在迤萨,许多老人都有“冬大年小”之说,可见,迤萨人十分看重“过冬”这个节日。
快到冬至了,迤萨人家家户户就为“过冬”作好各项准备,买糯米、购红糖,因为“过冬”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迤萨人做汤圆的方法较为简便,把买来的糯米用水浸泡2小时后滤干水分,然后粉成糯米面装入筲箕,抬上房顶晒干后用瓦罐储存起来备用,迤萨人把晒干的糯米面称为“团面。”准备好“团面”后,还要准备“豆面”,“豆面”是用*豆和红糖制做的,其做法是把*豆放入铁锅内炒香,然后与红糖粉成面,就成了又香又甜的“豆面。”
节日这天,家家做汤圆(迤萨人称“做团”),迤萨人分清水汤圆和豆面汤圆两种,清水汤圆煮熟后放入红糖水即可趁热食用,迤萨人称之为“清水团”;豆面汤圆是先要把汤圆煮熟,然后再把汤圆趁热放入“豆面”里裹上一层“豆面”,迤萨人称之为“豆面团。”清水汤圆味甜爽口,豆面汤圆又香又甜。清水汤圆做得较小,比花生米稍大一些,豆面汤圆较大,比鸡蛋稍小。
吃汤圆前,首先要祭奠列祖列宗,把热腾腾的汤圆装成4大碗,摆到自家堂屋里的供桌上先祭过祖先后全家人才能食用。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迤萨人“过冬”也有些改变,即中餐以吃汤圆为主,晚餐就十分丰盛,既摆汤圆,又摆鱼肉,美酒佳肴应有尽有。
如今,有不少在外地的迤萨人到冬至这天,还要赶回迤萨与亲人团聚“过冬”;有的即便不回迤萨,也要在住地做上几碗“清水团”和“豆面团”,请上几个好友一块“过冬。”
冬天来临,在红河县城迤萨镇所辖的勐龙、普所龙、大白能、勐甸等山野之中,生长着一种当地人名叫茅始花的草本植物,当地人纷纷到山野之中采摘茅始花加工成粑粑上市出售,深受消费者欢迎。
‘茅始花的做法比较简单,商贩们把山野里的茅始花采来洗净凉到半干后,按五比五的比例与糯米混舂,加入适量红糖,再用双手做成一个个手掌样大小的粑粑,然后用木甑蒸熟即可食用,味道又糯又软又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近几年来,在迤萨大明塘子、东门百货大楼、跑马路农贸市场,就有专门卖茅始花粑粑的商贩。她们把蒸熟的茅始花粑粑从家里运到市场后,在摊前摆放一个火盆,边烤边卖,很受消费者欢迎。
入冬以来,是采摘茅始花的最佳时期。这时,山野里的茅始花争相竞放,当地哈尼族、彝族、傣族妇女们肩背背篓到山野之中采摘茅始花,她们连叶带花一块采摘背回家,洗净后把水份凉干就可与糯米混舂成粑粑了。部分专门做茅始花粑粑出售的商贩,把蒸熟的茅始花粑粑大量贮藏在冰柜里,一年四季可以出售。
到了冬季,天气寒冷,正是商贩们出售茅始花粑粑的最佳商机,消费者也喜欢吃上几块又热又香又糯的茅始始花粑粑暖和身体,因此冬天里茅始花粑粑最受消费者青睐,商贩们的生意也最红火。
到红河县城迤萨旅游的外地人,看到现烤热卖的茅始花粑粑,都要买上几块品尝,都称赞说“迤萨茅始花粑粑很好吃,又糯又香!”
文/李伯成
转载于红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