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红河县垤玛乡外出务工让村里人住上了城里人
TUhjnbcbe - 2021/7/20 21:42:00

新春的红河县垤玛乡乡村市场热闹非凡,山坳间桃花盛开,田间地头不时可以看到农民春耕备耕的身影,一派春暖花开的喜人景象。

位于垤玛西部的曼培村委会与玉溪市元江县因远镇接壤,在五六年以前,这里到处都还是低矮的土坯房子,而现在别墅般的三层楼房随处可见,让人不敢相信眼前的变化。

目前的曼培村一角

5年前的曼培村一角

笔者一大早走进村里,走访了村子中路边的几户人家。走进曼培村村民杨波松家,只见他家的房子宽敞明亮,客厅、卫生间、走廊等结构合理气派,冰箱、电视、沙发等家具一应俱全,住在屋里犹如住在城里人家。

来的凑巧,杨波松一家恰好都在家里,他刚陪孙子女们做完作业,就和笔者聊了起来,其妻子在洗衣服,小儿子杨海者在清扫客厅,大儿子杨海直在新建的房子旁修理摩托车,一家人其乐融融。

“我有两个儿子,这几年孩子们都到外省打工,不仅改善了生活,回来后还盖起了新楼房,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谈到这几年生活的变化,现年56岁的杨波松打开了话匣子。

杨波松家的卫生间

杨波松一家过去一直依靠几亩土地生活,收入微薄,一家人的生活十分困难。年,杨波松的儿子杨海者和杨海直看到同乡外出务工,为改变生活现状,哥弟俩也加入了务工的队伍,开始走上外出务工之路。

“我们刚开始时去了青岛,并尝到了打工带来的实惠,在青岛一干就是7年。”杨海者说。在这几年间,杨海者把孩子交给母亲,带了妻子一起外出打工,务工收入由刚开始时的每人每个月元逐年增加,年全家实现了脱贫,并建起了新房子。

杨海者告诉笔者:“这几年*策越来越好,年*府开始发放外出务工交通补贴,这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和*府的温暖,外出务工的动力更足了。”由于在外信息比较通畅,杨海者兄弟的务工地点由青岛转移到上海松江区,从事零件加工更足,收入更加稳定,一家人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升。

杨波松在正在装修中的大儿子家

杨波松感激地说:“这几年来,在国家多项扶贫*策的帮扶下,孩子上学、看病、住房都有了保障,家庭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两个儿子分别建盖了楼房,真心感谢国家扶贫*策的关心和帮助!”

近年来,垤玛乡牢固树立“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理念,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抓好宣传推介、技能培训、转移就业、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了通过转移就业脱贫一批的精准扶贫目标,全乡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村寨寨的住房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人也住上了城里人羡慕的“小别墅”。

曼培村委会总支书记李合发告诉笔者,垤玛乡曼培村委会共有户农户,其中多户人家都有1至3名家庭成员在外务工。从曼培村的变化,可以看出外出务工不仅提高了曼培村民的收入,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家‘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增强了发展动力。

今年春节后,垤玛乡将服务工作做到了农民工家门口,向务工人员推荐企业74家共多个岗位,截至目前累计劳务输转余人,吹响了年稳定就业号角,为全乡人民抗击新冠疫情、迈开乡村振兴步伐坚定了信心、鼓足了干劲。

杨波松一家的脱贫经历正是垤玛乡外出务工的一个缩影,曼培村的建设也是垤玛乡的一个缩影,更是红河县“转移就业脱贫一批”的缩影。红河县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枢纽,全县88个村委会、3个社区配备了就业信息员,并在所有乡镇和村委会成立了劳务合作社,按照县、乡、村三级劳务输出组织就业,外出务工队伍在脱贫后成为了红河县乡村振兴的生力*。(马永林)

责编:李志雄

审编:马永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河县垤玛乡外出务工让村里人住上了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