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林越英
编发
马娇
年3月18日,我凌晨不到4点起床,收拾好行李下楼,5点半乘坐出租车,前往首都机场第3航站楼(T3),与其他参加“红河州十四五现代产业发展规划研究”项目的专家,乘坐国航CA航班7点半起飞,11点半到达昆明;接着乘坐中巴车,沿昆(明)河(口)高速公路南行,在宜良县城用过中餐后,于下午4点半到达红河州蒙自市。
3月20日,在结束了昨天(19日)一整天的“红河州十四五现代产业发展规划研究”的讨论之后,一早6点40分,我随大部队乘坐商务车,由蒙自前往昆明长水机场,两地相距公里。因为出发时间早,路上车辆少,我们尽管在石林服务区休息一刻钟,9点半之前也到达了长水机场。
在长水机场,我跟其他专家分手,乘坐东航MU航班,于中午12点10分起飞,下午1点10分,到达临沧市沧源县的佤山机场。
沧源佤山机场
在机场出口处(不是候机大楼的大门出口),包括我在内的几个乘客被拦下,跟着一个警官走出候机大楼,来到大楼外面一侧,那里有一个检查点。
2个通告展板
在检查点那里立着2块牌子,分别是沧源佤族自治县和临沧市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的第12号和第15号通告。
看了沧源县的第12号通告,特别是临沧市的第15号通告,我已经明白了为什么被带到检查点。还好警官在对我进行查问、我填报了承诺书,并在上面签字、摁了3个右侧大拇指的手印之后,允许我前往沧源县城。但此时,机场大巴已经开走,我只能以4倍于大巴的费用(30元),坐某公司的小车前往县城。
小车司机是佤族师傅,叫爱噶,汉族名字叫刘峰。从爱噶口中,我了解到,他所在公司垄断了县城与机场之间的客运业务,具体管理服务人员有调度、收费和司机3人。调度,负责机场这边的业务招揽;出纳,负责机场到县城的费用收取;司机,负责把客人送到县城。
签字、画押后的承诺书
在我刚到沧源县城时已经了解到,在翁丁隧道翁丁出口那里,一般就不允许进入翁丁村了。但我还是不甘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约了回族刘颈兵师傅的出租车明天上午进村。
今天上午9点多,刘师傅载着我去翁丁村。果然,在翁丁隧道翁丁出口那里有一个检查点。除了翁丁当地村民和可以进入翁丁的人员,其他人就不允许进入了。据说,由此到翁丁村还有几处检查点。3位值守人员十分坚决,不管我如何解释,就是不放行。其中一位还算客气,对我说:“去宣传部开证明,可以进去。”
我做了最大的努力。无奈之下,在该检查点拍了几张照片后,我就原路返回县城。
刻有“翁丁原始部落”的标志巨石
翁丁原始部落的指示牌
翁丁原始部落为AAAA级旅游景区,距离检查点有3公里。
翁丁隧道翁丁出口
写有“世界佤乡”4个字的大牌楼(县城方向)
天无绝人之路。今天上午我在宾馆门口等出租车师傅时,看到一辆车前窗摆着去翁丁葫芦小镇牌子的公交车,后来得知小镇就在县城的西侧。这提醒我,既然不能借助外力进入翁丁村,那我就去翁丁葫芦小镇吧,这多少可以弥补我的内心遗憾,说大点儿,是失落。
翁丁葫芦小镇(景区)的大门口
大门口前有12根民俗柱和10块(面)文化墙,它们是《司岗里传说》和《拉木鼓》的艺术再现,是佤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也是佤族文化的精华所在。
“司岗里”是佤族民间流传的古老传说,“司岗”是崖洞、葫芦的意思,“里”是出来,“司岗里”就是从岩洞中出来,特指的地理位置是在西盟县岳宋乡南锡河对面缅属岩城附近名巴格岱的地方。沧源古时为“葫芦王地”,是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创世诞生之地。
葫芦小镇全景图
葫芦小镇(景区)依托浓厚的佤族文化特色、地缘特色和生态特色,以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商贸产业为引擎,将文化旅游产品、特色农产品销售与美食、休闲、度假、养身、康疗服务有机融合,开发综合性、多功能、多业态的佤族文化旅游综合小镇,不断提升旅游度假、休闲养身和文化展示功能,形成文化旅游+贸易、康养、运动、休闲娱乐的文化旅游产业服务链条,是沧源佤族自治县重点打造的佤族旅游核心区域,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佤族风情特色的旅游小镇。
葫芦小镇是年云南省财*奖补支持的15个特色小镇之一,每个小镇可以得到1.5亿元以奖代补的资金支持。
滴(淌)水的半瓣葫芦
巨大的紫铜葫芦
葫芦崇拜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来源于衍生人类与拯救人类的传说。佤族的葫芦崇拜是司岗里传说延伸的图腾,是佤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对母性的一种崇拜。
表演广场
西烨桥
单体二层小楼
“佤王宴”的宣传展板
单体二层小楼(壁画)
参观翁丁葫芦小镇,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一座座的二层小楼,也不是纵贯小镇的水系和小桥,甚至不是巨大的紫铜葫芦,而是遍布建筑物墙面上丰富多彩的壁画,以及那12根民俗柱和10块(面)文化墙。
在翁丁葫芦小镇,我有一个重大发现,即:翁丁葫芦小镇的位置,不是在翁丁村,而是在县城边。
从翁丁葫芦小镇出来,我看见南侧路边有一长溜“世界佤文化中心项目”的介绍展板。
沧源佤族自治县虽然地处边陲,但它属于佤族聚集区中心位置阿瓦山周边。因此,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区位具有两面性,既是祖国的地理边疆,又是佤族的文化中心。
世界佤文化中心项目致力于建设佤文化中心、世界佤文化至高点和高标准佤文化展示与传承的综合平台。这有助于将沧源打造成为世界级的佤族文化中心城市。
鸟瞰效果图
参观完翁丁葫芦小镇景区,我决定步行3公里返回所住宾馆。正当中午,太阳当空,我略显疲惫,但一路上可以欣赏两旁的佤族民族建筑和其他景观。
沧源抗震重建纪念碑
“团结奋斗”的金色奔牛群雕塑
其实,昨天下午到达沧源县城稍作休整之后,傍晚我就背上相机在县城里采风,发现了葫芦湖城市公园。
沧源县葫芦湖城市公园
按照功能和主题,葫芦湖城市公园分为6个区:佤乡寻芳、花鼓呈祥、福芦撷瑞、牛气冲天、风情瓦寨、曼舞欢歌。以木鼓、葫芦和牛头3大佤族元素,构成整个公园的主要景观轴线,并构建其主要的观景通廊。葫芦湖城市公园位于县城中心,用地35公顷,估算投资1.8亿元。
悬挂于风雨桥一头的“阿佤人民永唱新歌”的牌匾
风雨桥及其倒影
路边的卫生间
最后,我要说一句话:
翁丁老寨正在重建,人们也在重拾信心。阿佤人民要唱新歌!
行走的人类在思想中行走!
本文参考了百度等文献资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