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里
是
追故乡的人
所有哈尼追乡者的港湾
回首1月26日发布写作扶持活动推文之日算起,已过去快两个月了。期间我们收到了不少喜爱写作的同学的投稿。他们的文字,或许稚嫩,却处处可见未来的不凡;他们的追乡,或许平淡,却已见内心的成长。
自即日起,我们将会对本次征文活动孩子们的最终入围作品进行推发,让我们一同欣赏……
高中篇
我的家乡
熊剑桥陕西省岚皋县高三
指导老师:熊雅倩
身在远方,才明白家乡的好。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笔墨完美诠释对家乡的思念。
家乡是李白笔下“地上之霜,举头明月”,是苏轼笔下“但愿长久,千里婵娟”,是温庭筠笔下“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我没有好的文笔来描述我的家乡,但家乡是我灵*之上的一方净土,一曲萦绕耳边不会觉得厌烦的低语呢喃。
家乡的月▲摄影/熊剑桥
岚皋县,位于巴山北麓、汉江之滨,毗邻湖北、重庆两省。它是滋润我、注目我成长的地方。我有时会想,虽然不是所有的地域名称都会有所来历,像鹿泉因传说在楚汉之争中韩信在此地一清泉处射死一只*而得名;高邮因秦始皇在此地筑高台、置邮亭而得名;介休因介子推休于绵山而得名;那么拥有巴楚文化的岚皋会不会因为屈原行走在汉江之边吟出那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而得名?这只是我的一通没有依据的想法罢了。其实,岚,指山边之雾气,皋,指水边之高地,优越的原生地理位置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形成了岚皋这座小城的独特景色与人文环境。
雾气中穿城而过的岚河(汉江上游)▲摄影/千里草
我喜欢岚皋的四季,因为它有四季应有的样子。春来,莲花山下,鸟语花香,万物生机悄然复苏,欣欣然睁开了眼;夏至,烈日当空,燥热的午后,人们在清凉的河水中得以娱乐、休憩;秋到,闷热的秋老虎,没有个把月不会消停的秋雨连绵,润湿迎接冬季来临的古木;冬临,寒风逼人,若不把秋衣扎入秋裤,把秋裤扎进棉袜之中,是对冬天的不尊重,也是挨母亲骂的原因。这是岚皋的四季,是我人生前十几年度过的日日夜夜,它没有像南方地域一样四季如春,也不像北方地域日夜面对一片皑皑白雪,但这才是我日夜生活的城市,这才是我想要的四季。
古桂花稻田的春▲摄影/美丽岚皋
岚皋不仅有四季应有的样子,它还有千年历史桂花村的古梯田、弘一高僧所修行的“天然氧吧”——南宫山、省级森林公园神河源、被贾平凹誉为“陕南九寨沟”的千层河……花上一阵子时间,走完这些景点,再回到岚皋,你会发现岚皋这座小城的魅力是如此之大。原生原味的自然景观,加上被一方岚河分为两部分的岚城,每至傍晚时分人们沿着河提散着步走过位于岚水之上的肖家坝,来到因这一方岚水的特殊分割所致地形而得以命名的碗场坝广场运动、歌舞,好不热闹。
神河源的夏▲摄影/熊雅倩
“日坛荔枝三百颗,不妨长做岭南人”,在我看来这句诗改改也完全符合岚皋。岚皋拥有本地特色食材魔芋,更是各地美食所汇聚之处,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生活节奏的惬意,很多外来商人都喜欢在餐饮业上下功夫。辣有正宗的川味火锅、酸有闻名中外的酸菜鱼、甜有特殊的白糖夹心馒头、苦有别一般风味的凉拌苦瓜折耳根。哪怕是经历着封闭模式上学的我,也没有一刻不想念兴隆街的羊肉泡馍与面皮,“小吃街”河街的冒菜、渔粉和香辣干锅。那是我记忆中的地道饭食味道,那是那一方土地对我的养育。
河街美食▲摄影/陈忠田
前一段时间,一段话走红网络:我仍认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的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为了摆脱我们贫困的家乡,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玩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的家乡,于今年2月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但这并不会妨碍我在考取大学后为家乡做出贡献。
南宫山的秋▲摄影/美丽岚皋
岚皋的教育资源稀缺,只拥有一所高中,教师的工作量巨大,我想在我求学路途稳定以后可以当一名教师,教书育人,为家乡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岚皋的文化建设力度不是很大,巴人、巴楚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我可以做一名编辑或作家,去描绘我心中这座美丽且迷人的小城;岚皋的经济建设相比其他县仍算落后,大多数贫困家庭仍保持原始的生活状态,三亩七分地是他们生活的全部,近些年虽靠着绿色农产品脱贫项目帮助这些家庭脱贫,但农品市场的浮动也让农民的收入一同飘忽不定,80后县长直播帮助农民带货让我深受启发,我也可以考公务员做一名大学生村官,为岚皋拉来更多的经济投资,延长岚皋农产品产业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帮助岚皋摆脱贫困。
千层河的冬▲摄影/千里草
我们是家乡的孩子,我们是大山的孩子,走出大山的我们,并不能算有多骄傲,让大山里的人们同我们一起看到山外的世界,才是我们得以自豪、得以骄傲的事情。国家紧跟世界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小县城也得紧跟国家的发展。帮助家乡变得更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仅凭我一己之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00后会组成一支队伍共同致力于为家乡添砖加瓦,为家乡的繁荣昌盛带来贡献!
廊桥夜景▲摄影/陈忠田
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爱的家乡,我所深爱的家乡!
评委评语:
朱自文老师:能引经据典加以叙述是此文亮色之一,然稍显生硬;内容陈述面广是亮色之二,然稍显杂乱!
李艳丽老师:从家乡的四季到家乡美景,从家乡的人文山水,写到家乡美食,作者全方位概括了家乡的特点,结尾处是文章的亮点,作者不是只想走出去,而且思考如何更好的回到家乡,建设家乡,这是可贵之处。
李扬华老师:文章伊始便道思乡之情,由地名由来,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确有一定道理。进而对岚皋的四季展开描述,“若不把秋衣扎入秋裤,把秋裤扎进棉袜之中,是对冬天的不尊重,也是挨母亲骂的原因”不乏这样的金句。话锋一转,就带我们把他家乡的美景走了个遍。走累了,就把家乡的美食搬出来,妥妥一个经验老到的导游。借用网络金句,话锋一转,教书育人也好、编辑作家也罢、人民公仆也行,反正我想回家乡服务、为百姓服务,主题瞬间深华,较之同类、同龄文章,由一般的出走、思乡,进一步向归来出发,实为难得。
编辑寄语:剑桥同学,作为你的同乡,想说你笔下的家乡一字一句都是它最真实的样子,谢谢你触动了我对它的思念与美好回忆。你用真情实感写出了家乡的特点,能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你对它的热爱。希望你好好努力,如愿出走并归来,帮助更多人一起看到山外的世界。
活动赞助商:
LOVEHEYTEA喜茶公益计划
红河县万碧竹业开发有限公司
农人小麻
-END-
值班编辑
熊雅倩
转载请注明来源
往期·推荐
推荐文章:
红河县乡村青少年写作扶持公益活动作品集
情系老红河
红河县乡村青少年写作扶持公益活动作品集
我眼中的家乡
红河县乡村青少年写作扶持公益活动作品集
我的故乡
红河县乡村青少年写作扶持公益活动作品集
悠之天宇旷,切之故乡情
关于我们
“追故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