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红河实践金融创新助力脱贫攻坚走向乡村
TUhjnbcbe - 2021/2/25 12:49:00

为贯彻落实*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在实施“*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的“村社合一、社企互融”模式基础上,泸西县采取“*银”合作模式,联合农业银行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乡村振兴贷”试点工作,持续开展“三农”金融创新,解决全县广大农户和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贷款需求。年8月8日,泸西县在白水镇益谷村举行了“乡村振兴贷”试点工作启动仪式,现场发放了首笔“乡村振兴贷”贷款。

经验做法

贷款对象社员化

为助推泸西“*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模式产业的发展,申请“乡村振兴贷”贷款的普通农户必须是本村集体农业综合开发服务社的社员,且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入股所在农业综合开发服务社。申请“乡村振兴贷”贷款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必须符合“*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产业发展模式要求,并能示范带动农户参与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

担保抵押组合化

针对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农业银行积极创新担保模式,大力探索新的担保手段,对有信贷需求的经营主体采取将农村土地经营权与地上附着物及其他资产进行组合担保等多种担保模式,提高农业农村各项资产的抵押率,增加农业银行对“三农”支持资金的投入。

工作机制一体化

为保障“乡村振兴贷”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泸西县建立了土地经营权登记颁证、价值评估、抵押登记等一系列配套工作机制。县农科局负责农村土地经营权的登记、抵押、评估以及贷款对象的审核推荐等相关工作。借款人不履行到期债务需要实现抵押权时,县农科局与各乡镇人民*府积极协助配合进行抵押物的相应处置。

贷款投向多元化

从产业资金支持上,“乡村振兴贷”贷款围绕烤烟、水果、蔬菜、花卉、中药材、畜牧等农业重点产业进行投放,实现对农业产业的全覆盖。从经营主体资金扶持上,“乡村振兴贷”贷款对普通家庭承包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所有农业经营主体应贷尽贷,帮助全县广大农业经营主体走出了融资难的困境。

风险分担层次化

一是县财*出资万元设立“乡村振兴贷”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对银行发放的“乡村振兴贷”贷款净损失按80%的比例进行补偿。二是对贷款额度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的,贷款人必须按实际获得贷款额的2%向县风险基金管理中心足额缴纳还款保证金。三是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对贷款额度万元(含万元)以上的借款人提供还款担保。

运作模式多样化

一是*府增信带动模式。县*府通过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方式为“乡村振兴贷”贷款客户进行增信,县农业银行第一年按风险补偿资金1:10的比例发放贷款,第二年视业务合作情况可将贷款比例扩大至1:20。二是特色产业链带动模式。农业银行依托泸西比较优势突出的烤烟、水果、蔬菜、花卉、中药材、畜牧六大特色农业产业,以产业链条上的骨干企业和规模大户为抓手,针对种养、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设计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三是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县农业银行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龙头企业与当地村集体农业综合服务社及加入服务社的农户社员合作,龙头企业负责向农业银行推荐贷款农户名单,并为贷款农户提供青储饲料订单收购,带动全县农户实现增收致富。如云南牛牛牧业公司,采取“龙头企业+服务社+农户”的贷款运作模式,向白水镇平田、果衣、无浪、直邑四个村委会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由云南牛牛牧业公司提供担保,并负责保证贷款按期还本付息,还贷方式为由云南牛牛牧业公司从青储饲料订单收购款中扣收贷款。四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带动模式。农业银行利用互联网与传统“三农”产品、物理渠道的融合创新,打造互联网银行平台,开辟一条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的服务“三农”新路径。如农业银行与烟草公司合作启动的“烟农贷”,就是一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系统自动筛选客户、自动审查审批的小额度、规模化、批量化、自动化的农户贷款模式。

取得成效

解决了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农户仅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作为抵押,即可申请贷款;

解决了农户贷款“贵”的问题

年利率为4.%,在基准利率4.35%基础上仅上浮10%。“乡村振兴贷”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已累计发放“乡村振兴贷”贷款余万元,初步实现了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及扶持农业经营主体的全覆盖。

有力推动“*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模式的全面实施,将*组织、服务社、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成一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把分散的资源要素以组织化的方式集中起来,把无序的经营以市场化的方式组织起来,推动产业向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重塑价值链,拓展增值空间,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加快产业对所有农户的全覆盖,既助推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圆满实现,又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共泸西县委改革办供稿)

(红河改革微编整理年第2期总第93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河实践金融创新助力脱贫攻坚走向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