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野孩子的降维打击,马东别哭,乐队的夏天
TUhjnbcbe - 2024/10/16 9:14:00

去年马东用他的胆量和创意,打造了《乐队的夏天》这个音乐类节目的超级IP。

第一季的成功,让第二季请来了更多的超级乐队,比如野孩子、后海大鲨鱼、joyside、声音玩具、重塑雕像的权利、达达、水木年华等。

但这些音乐江湖的老前辈都不是那么好惹的,结果野孩子就站出来把搞事情了,马东全场板着个脸,看他几次都要哭了。

第一,艺术的降维打击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但是不是所有的音乐都能称作艺术。

因为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艺术是有高度的,或者说普通音乐和艺术它是存在于不同的维度空间的。

《乐队的夏天》第二季能够请到野孩子出山,其实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但同时它也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

回想《乐队的夏天》的第一季请来的朴树,这家伙就更夸张了,直接说:到点了,我得回去睡觉了。不过后面他也说了:我看起来太严肃了。

其实正是对艺术的追求让他们用严肃的态度去面对音乐,野孩子也是一样。这种在音乐上不将就、不妥协的态度,让他们创作出了更多经典的音乐作品,比如野孩子的《黄河谣》、《红河谷》、《敕勒川》,朴树的《平凡之路》、《生如夏花》、《送别》等。

这次野孩子出山参加《乐队的夏天》,从音乐的艺术性来讲他们不管PK哪个乐队其实都是一种降维打击,而且这种打击会是毁灭性的。

第二,《竹枝词》关于国风的讨论

这次事件的源头在于一份关于国风的歌单,《乐队的夏天》第二赛段是改变赛阶段,节目组给出不同类型的歌单,让乐队进行选曲改变。

野孩子和超级斩选到的是“厉害了,我的国风”。歌单里的歌曲有:《沧海一声笑》、《琵琶行》、《牵丝戏》、《无羁》、《倩女幽魂》、《凉凉》、《下山》、《芒种》、《悟空》、《梅香如故》、《笑红尘》。

野孩子在听了歌单后,觉得《沧海一声笑》、《倩女幽魂》、《红尘笑》三首歌曲不错,但是最后他们还是认为这些歌曲和他们理解的国风不一样。所以他们放弃了这些歌曲,而是自己选择了一首刘禹锡作词、欢庆作曲的《竹枝词》进行改编。他们认为这样的歌曲才是真正的国风。

面对野孩子的国风的解读,音乐制作人张亚东认为《沧海一声笑》和《情女幽魂》都是很好的国风作品。

小编认为黄霑的词曲应该是偏国风的,但他又不是纯国风的,他是把流行音乐因素和武侠因素结合得最好的一个音乐人。但是跟野孩子的《竹枝词》比就国风的味道就差多了。

我们做一个类比,国风和国画,国画的定义是中国传统作画形式。如果按这样的定义《沧海一声笑》和《倩女幽魂》都只是接近国风,而不是真正的国风。

但是如果按这种定义《竹枝词》也只是词上是纯国风的,作曲上还是用的是现代的作曲方式,但话说回来民谣的曲风可以说是国风的延续和发展吧!

所以,关于国风的讨论是没有谁对谁错的,像野孩子说的一样只是这些歌他们不喜欢而已。如果非要比那欢庆作曲版的《竹枝词》比野孩子的还更有国风味道。

第三,就不该请野孩子来

为什么说不能请野孩子来?

第一,野孩子的音乐风格其实跟《乐队的夏天》的基因是不同的。《乐队的夏天》因为发起人马东本身就不是音乐人出身,所以从一开始节目的目的就是向观众推送摇滚乐队的,乐夏的基因里更多的是摇滚的基因,跟野孩子的民谣风格不是一回事。

第二,野孩子乐队本身在民谣界就已经有很高的知名度了。而且他们的音乐风格已经很成熟,作品也很有艺术价值。作为这样的音乐人他们有资格不配合节目组。

第三,从野孩子的音乐中我们会发现他们做的东西从来都不迎合大众。对作品的苛求让他们无法顺从节目组的安排,因为他们不会敷衍、不懂将就。而且他们的行为确实给对手、给节目组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最后,还是很喜欢野孩子

因为双方不适合,所以只能退赛。

艺术的商业化一方面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同时它也伤害了艺术。

也正是野孩子这样的乐队让我们认识到一群处于地下,却在做着品质音乐的民间艺人。

野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在推广传统民谣,比如《竹枝词》的原唱欢庆。

华语音乐的复兴,始终还是得回归音乐的本质,摒弃过度的商业包装。自然也需要野孩子这样的音乐人放下架子,多站出来,让更多的人听到他们的好作品。

1
查看完整版本: 野孩子的降维打击,马东别哭,乐队的夏天